我曾經向一位德行極高的師父請教:「為什麼像我這樣善良的人還會經常感到痛苦,而那些惡人卻活得好好的呢?」
師父很慈悲地看著我說:「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有痛苦,那就說明這個人的內心一定有和這個痛苦相對應的惡存在。如果一個人的內心已經沒有任何惡,那麼這個人的心靈是根本不會感到痛苦的。所以,根據這個道理,既然你還經常感到痛苦,說明你內心還有惡存在,還不是純粹的善人。而那些你認為是『惡人』的人,未必就是真正的惡人。一個人能快樂地活著,至少說明這個人還不是純粹的惡人。」
我不服氣地說:「我怎麼會是一個惡人呢?我一向心地很善良的!」
師父說:「內心無惡則無苦,你既然內心有痛苦,說明你的內心就有惡存在。請你將你的痛苦略說一二,我來告訴你,你內心存在著哪些惡!」
我說:「我的痛苦很多!我有時感到自己的工資收入很低,住房也不夠寬敞,經常有『生存危機感』,因此心裡常常感到不痛快,並希望儘快能夠改變這種現狀;社會上一些根本沒有什麼文化的人,居然也能腰纏萬貫,我感到不服氣;像我這樣一個有文化的知識分子,每月就這麼一點收入,實在是太不公平了;我的家人有時不聽我的勸告,我感到不舒服……」就這樣,我向師父述說了一大堆自己的痛苦。
師父點點頭,不停地微笑,而且笑得更加慈祥,他和顏悅色地對我說:「你目前的收入足夠可以養活你自己和你的全家,你們全家也有房屋住,根本不會流落街頭,只是面積小了一點而已,你完全可以不必要為這些感到痛苦的。可是,因為你內心對金錢和住房有貪求心,所以就有苦。這種貪求心就是噁心,如果你已經將內心的這種貪求噁心去除了,你就根本不會因為這些而痛苦。」
「社會上一些根本沒有文化的人發財了,你感到不服氣,這是嫉妒心,嫉妒心也是一種噁心;你認為自己有了文化,就應該有高的收入,這是傲慢心,傲慢心也是噁心;認為有文化就應當有高收入,這是愚痴心,因為有文化根本不是富裕的因,前世布施才是今世有錢的原因。愚痴心也是一種噁心!」
「你的家人不聽你的勸告,你感到不舒服,這是沒有包容心。雖然是你的家人,他們卻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為什麼非要強求他們的思想和觀點和你自己一致呢?不包容就會心量狹隘,心量狹隘也是一種噁心!」
師父繼續微笑著說:「貪求心也好,嫉妒心也好,傲慢心也好,愚痴心也好,心量狹隘也好,這些都是噁心。因為你的內心存在著這些惡,所有你就有和這些惡相對應的痛苦存在。如果你能將內心的這些惡徹底去除,那麼你的那些痛苦也會煙消雲散。」
「要用快樂和滿足的心態看待你的收入和住!!你應當想想你根本不會餓死和凍死,而那些富人雖然也有錢,其實也只是沒有餓死和凍死。你應當看到,人是否快樂,不取決於外在的財富,而是取決於自己的生活態度。把握生命的分分秒秒,用樂觀、安詳和勤勉的生活態度來代替原來的貪求心,你的心就會漸漸快樂起來。」
「社會上沒有文化的人發了財,你應當為他們高興才對,要希望他們能夠具有更多的財富、擁有更多的安樂才對。別人得到,要像自己得到一樣開心;別人失去,要像自己失去一樣難過。這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善人!而你現在的心是別人的財富和安樂超過自己就不高興,這是嫉妒心,嫉妒心是一種很惡的心,要堅決去除!要用隨喜心代替嫉妒心!」
「認為自己在某個方面超過別人,就自以為了不起,這是傲慢心。常言說『傲慢高山,不生德水』,人一旦有了傲慢就會對自己的不足熟視無睹,因此根本不可能看到自己內心的種種惡,從而改過遷善。所以,傲慢者自己堵塞了自己的進步之門。此外,傲慢者常常會有失落感,漸漸會有自卑感。一個人只有從自己內心深處培養起虛懷若谷的胸懷,心甘情願地永遠將自己放在謙卑的位置,內心才會感到充實和安樂。」
「前世布施才是今世富裕的真正原因,『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而凡夫不識因果,將『種瓜』認為是『得豆』的因,將『種豆』認作是『得瓜』的因,這是愚昧的表現。一個人只有勤學佛法的智慧,真正懂得萬事萬物的因因果果,才能內心明亮,知道如何取捨自己的思想、行為和語言,唯其如此,才能從光明走向光明,從安樂走向安樂。」
「虛空能夠包容一切,所以廣大無邊、融通自在;大地能夠承載一切,所以生機勃勃、氣象萬!!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不要隨隨便便就對別人的行為、言語看不慣,即便是自己的親屬,也不要生起強求心,要隨緣自在!永遠用善良的心幫助別人,卻不要貪圖或強求什麼。如果一個人的心胸能夠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這個人怎麼會有痛苦呢?」
師父說完這些話,繼續用慈悲而柔和的眼光看著我。我久久無言,兩行熱淚從我的眼中流出。我原來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很善良的人,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一個惡人!因為我內心有種種惡,所以我才有種種苦。如果我的內心無惡,我怎麼會有苦呢?感謝師父,要不是師父的教導,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內心的惡!願我生生世世都能夠不離善法,速疾斷除一切內心的惡!
目前很多人的心態就是這樣。我也如此。看了此文後,心裡有了一些淡然。其實還是要有一顆平常心,做到內心的平靜不容易。可是想想我們的房子夠住,父母健康,孩子聽話。有時還可以有能力幫助到別人。我覺得就很知足了。
每一天,在每一方面,我都變得越來越好。 Every Day In Every Way, I'm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眼見未為真;沒有對與錯;是你的躲不了,不是你的求不得;遇見的人和事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總有其目的;一切事情都是最好的安排;或我應該相信是緣分!
4/12/2016
一個故事,讓你一生都不再生氣!
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在門外掃地,來了一個客人問他:
「你是誰啊?」
孔子的學生很自豪地說:
「我是孔先生的弟子!」
客人就說,「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
學生很高興的說:「可以啊!」
但他心想:這人大概要出什麼奇怪的問題吧?
客人問:「一年到底有幾季啊?」
學生心想,這種問題還要問嗎?於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搖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錯了,四季!」
「三季!」
最後兩個人爭執不下,就決定打賭: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學生磕三個頭。如果是三季,學生向客人磕三個頭。
孔子的學生心想自己這次贏定了,於是準備帶客人去見老師孔子。
正巧這時孔子從屋裡走出來,學生上前問道:「老師,一年有幾季啊?」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說:「一年有三季。」
這個學生快嚇昏了,可是他不敢馬上問。
客人馬上說:「磕頭磕頭!」
學生沒辦法,只好乖乖磕了三個頭。
客人走了以後,學生迫不及待地問孔子:「老師,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麼說三季呢?」
孔子說:「你沒看到剛才那個人全身都是綠色的嗎?他是螞蚱(mazha),螞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從來沒見過冬天,你講三季他會滿意,你講四季吵到晚上都講不通。你吃虧,磕三個頭,無所謂。」
記住這個故事,別考究是真、是假,對我們都非常管用。
因為:只要你會用,你可以多活十年!
很多朋友聽了這個故事後,變得很開心。碰到都跟我說,以前看到那些不講理的人會生氣,現在不會了,心想那是「三季人」,就不往心裡去了。
三季人堅持自己的「真理」,是因為他們沒有見到證明他們錯誤的事實,因而,你生氣就是對不起自己。
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
不聞就是清凈,不看就是自在,
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
對任何人、任何事,當你要發脾氣時,當你情緒很不穩定時,你就想那是「三季人」,是「三季人」做的事,馬上就會心平氣和了。
「你是誰啊?」
孔子的學生很自豪地說:
「我是孔先生的弟子!」
客人就說,「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
學生很高興的說:「可以啊!」
但他心想:這人大概要出什麼奇怪的問題吧?
客人問:「一年到底有幾季啊?」
學生心想,這種問題還要問嗎?於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搖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錯了,四季!」
「三季!」
最後兩個人爭執不下,就決定打賭: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學生磕三個頭。如果是三季,學生向客人磕三個頭。
孔子的學生心想自己這次贏定了,於是準備帶客人去見老師孔子。
正巧這時孔子從屋裡走出來,學生上前問道:「老師,一年有幾季啊?」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說:「一年有三季。」
這個學生快嚇昏了,可是他不敢馬上問。
客人馬上說:「磕頭磕頭!」
學生沒辦法,只好乖乖磕了三個頭。
客人走了以後,學生迫不及待地問孔子:「老師,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麼說三季呢?」
孔子說:「你沒看到剛才那個人全身都是綠色的嗎?他是螞蚱(mazha),螞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從來沒見過冬天,你講三季他會滿意,你講四季吵到晚上都講不通。你吃虧,磕三個頭,無所謂。」
記住這個故事,別考究是真、是假,對我們都非常管用。
因為:只要你會用,你可以多活十年!
很多朋友聽了這個故事後,變得很開心。碰到都跟我說,以前看到那些不講理的人會生氣,現在不會了,心想那是「三季人」,就不往心裡去了。
三季人堅持自己的「真理」,是因為他們沒有見到證明他們錯誤的事實,因而,你生氣就是對不起自己。
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
不聞就是清凈,不看就是自在,
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
對任何人、任何事,當你要發脾氣時,當你情緒很不穩定時,你就想那是「三季人」,是「三季人」做的事,馬上就會心平氣和了。
3/12/2016
佛說:當你無所求時,才會無所不有!!
你什麼時候隨緣,什麼時候就順利。當你無所求時,才會無所不有。
真正隨緣了才能順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心放平了,一切都會風平浪靜;心放正了,一切都會一帆風順;心放下了,永恆的安樂與幸福也就隨之而來了。
人得有智慧。事情本身沒有好和壞,好壞是我們自己的分別執著。
煩惱是執著來的,痛苦也是執著來的。你覺得不好,特別反感,想不通想不開的時候,那就是愚痴,因為不會換角度。
懂得了因果,也就掌握了改變命運的方法。不要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別人,一定要按照別人的想法來要求自己。
不為他人著想,永遠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我們一定要學會面對現實。我們學會面對了,就不會那麼煩惱,不會那麼痛苦了。
不放棄任何人,不放棄任何事,這才是圓滿。順境和逆境是凡夫分別出來的。如果你執著了,心動了,這就是逆境;如果你放下了,心不動,一切都是順境。
大富大貴不難,平平安安難;吃喝玩樂不難,自由自在難!放下不是放棄,輕鬆不是懈怠,自在不是放逸,隨緣不是隨便,不執著不是不認真。
你越要,它離你越遠;你越不要,它離你越近;你真要的時候都不來,你真不要的時候什麼都來。
不要混日子,樣樣事都好好做,明明白白,用心來做,這就是修行!
現在很多人,小事不做,大事做不了,結果什麼也沒有做成。不管是小事大事,家裡的事還是家外的事,個人的事還是公家的事,都是一種緣分。遇到了,有這個機會了,就應該珍惜。
我們就是太在乎別人的看法與想法了,所以總是活在別人的目光下,在患得患失中煩惱痛苦。
想得開一點,好也不可能永遠地好,壞也不能永遠地壞,都會變。主要是自己的心,想明白了想開了,這就是聰明,這就是智慧,這就是解脫。
不管面對什麼事情什麼現象,你的心永遠那麼平靜,永遠那麼清凈,這叫解脫。
讓你的心不追隨過去不迎接未來不執著現在的時候,它就自然停。就像風刮著沙,風一停,沙自然就落到地面。
真正隨緣了才能順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心放平了,一切都會風平浪靜;心放正了,一切都會一帆風順;心放下了,永恆的安樂與幸福也就隨之而來了。
人得有智慧。事情本身沒有好和壞,好壞是我們自己的分別執著。
煩惱是執著來的,痛苦也是執著來的。你覺得不好,特別反感,想不通想不開的時候,那就是愚痴,因為不會換角度。
懂得了因果,也就掌握了改變命運的方法。不要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別人,一定要按照別人的想法來要求自己。
不為他人著想,永遠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我們一定要學會面對現實。我們學會面對了,就不會那麼煩惱,不會那麼痛苦了。
不放棄任何人,不放棄任何事,這才是圓滿。順境和逆境是凡夫分別出來的。如果你執著了,心動了,這就是逆境;如果你放下了,心不動,一切都是順境。
大富大貴不難,平平安安難;吃喝玩樂不難,自由自在難!放下不是放棄,輕鬆不是懈怠,自在不是放逸,隨緣不是隨便,不執著不是不認真。
你越要,它離你越遠;你越不要,它離你越近;你真要的時候都不來,你真不要的時候什麼都來。
不要混日子,樣樣事都好好做,明明白白,用心來做,這就是修行!
現在很多人,小事不做,大事做不了,結果什麼也沒有做成。不管是小事大事,家裡的事還是家外的事,個人的事還是公家的事,都是一種緣分。遇到了,有這個機會了,就應該珍惜。
我們就是太在乎別人的看法與想法了,所以總是活在別人的目光下,在患得患失中煩惱痛苦。
想得開一點,好也不可能永遠地好,壞也不能永遠地壞,都會變。主要是自己的心,想明白了想開了,這就是聰明,這就是智慧,這就是解脫。
不管面對什麼事情什麼現象,你的心永遠那麼平靜,永遠那麼清凈,這叫解脫。
讓你的心不追隨過去不迎接未來不執著現在的時候,它就自然停。就像風刮著沙,風一停,沙自然就落到地面。
30/11/2016
原來這才是「超渡」的真相!如果你常常感到悲傷、坐立不安…請你一定要這樣做啊!!
所謂的超渡,是走完你這一輩子所有的情緒。
所以,你超渡了這一輩子的你了嗎?
你的心都平靜了嗎?
從小到大,你的心有沒有不平衡?
包括你的父母比較愛弟弟,不愛你,比較護著妹妹,不理你,所有的不平衡,所有的負面情緒,你有沒有回過頭,去接納、去化解,用當下你的愛、智慧,去化解你從小到大心靈上的創傷,你情感上的痛苦。
超渡你自己,又分兩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超渡這一輩子的你超渡那個從小沒有得到愛的自己,超渡你第一次失戀、被人家騙錢,人財兩失的傷痛,超渡你事業失敗,所有的朋友都背棄你的過程中,你內心所有的痛苦。
人第一個要安的是自己的心。
你的內在小孩還孤獨嗎?
你還是覺得人性是不可信任的嗎?
你要先超渡你自己,內心所有壓抑下來的憤怒、痛苦與悲傷。
如果你還感覺到有負面的情緒,就表示還有一個,在負面情緒的自己。
比方說,你明明在洗菜、做飯,突然你覺得很孤獨,很悲傷,或是在上班,怎麼越上班越坐立難安,你覺得你的情緒很莫名其妙,這些情緒哪裡來的你不知道。
負面情緒,是反映內在的你如果你常常感到悲傷、坐立不安,悲傷、莫名其妙想哭,是你裡面的人在哭。
如果你常常莫名其妙,感覺到負面的情緒,表示你的內在,還有一個自己,還陷在水深火熱的負面情緒裡頭,他在等你。
等你做什麼?等你超渡他。
唯有你超渡了、安撫了,你內心的那個悲傷的、緊張的、還在擔心明年沒有錢的那個自己,唯有安了他的心,你才在這兒坐得很安心。
學會超度你自己,讓心安下來你之所以坐在這兒不安心,是因為你的內心還在不平衡、還在仇恨、還在恐懼,所以首先要先學會超渡這輩子的你,而不是到佛寺辦法會超渡。
所 謂超渡你自己:是深入你的內心,用你當下的愛和智慧,化解你內心有種種負面情緒的自己。
你自己,就是你自己的觀世音菩薩。
所謂的觀世音菩薩,就是未來的你,未來已經成佛的你;祂循聲救苦來安撫還在無助中的你,你還在苦難當中,祂循聲救苦。
你要循著你的情緒,如果你不安、你恐懼,你的內在還有一個不安、恐 懼的自己,甚至還在怕黑、怕爸媽不要你的小孩,他等你去超渡他。這一步你做到了。
接下來,你要超渡你累世的自己。
很多修行的人會說,當你修到一個程度,過去的業障會現前,其實並不是那個意思啦!
弄錯了,完全搞錯了,而是你有了能力、有了智慧、有了愛,你開始有能力了,你累世轉世的自己,會來找你幫忙,並不是業障現前或是冤親債主來找你,不是的,累世的自己家人們來求你幫忙,當你這一輩子的自己心靈力量變強了,你安定的力量 也強了,有些在夢境當中,或是你往世過去的記憶會顯現出來。
這代表當你開始學習身心靈的概念,當你了解宇宙的奧秘,當你開始進入生活的另一個層面,你的過去世還在哀傷中,你的過去世可能有餓死的自己,有被砍頭的自己,有被強暴的自己,有在逃難的自己,有失戀的自己,你的過去世有好多的自 己,都在等著你去幫忙他。
這一世,透過你心靈的安定,你可以治療童年的創傷,安撫你過去生意失敗的自暴自棄,你可以改變「自從被男人拋棄之後,你不相信天下還有好男人」這樣的觀念,不但可以幫你把這一世的你變得更好,而且你過去世的記憶,也會開始展現出來,因為你的過去世還有好多的你,等著你去幫忙他。
於是你開始了,一個自我成佛之旅,開始了一個自我超渡之旅。
你要超渡誰啊?
你無法超渡任何人,除非你開始超渡你自己。
超渡過去世,在種種苦痛當中的你,等你超渡完所有過去世的你的時候,也就是你成佛的那一天,就是你在當下感覺到圓滿的那一天。
放過自己,活得自在
只有放下,你才能看得更遠~
所以,你超渡了這一輩子的你了嗎?
你的心都平靜了嗎?
從小到大,你的心有沒有不平衡?
包括你的父母比較愛弟弟,不愛你,比較護著妹妹,不理你,所有的不平衡,所有的負面情緒,你有沒有回過頭,去接納、去化解,用當下你的愛、智慧,去化解你從小到大心靈上的創傷,你情感上的痛苦。
超渡你自己,又分兩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超渡這一輩子的你超渡那個從小沒有得到愛的自己,超渡你第一次失戀、被人家騙錢,人財兩失的傷痛,超渡你事業失敗,所有的朋友都背棄你的過程中,你內心所有的痛苦。
人第一個要安的是自己的心。
你的內在小孩還孤獨嗎?
你還是覺得人性是不可信任的嗎?
你要先超渡你自己,內心所有壓抑下來的憤怒、痛苦與悲傷。
如果你還感覺到有負面的情緒,就表示還有一個,在負面情緒的自己。
比方說,你明明在洗菜、做飯,突然你覺得很孤獨,很悲傷,或是在上班,怎麼越上班越坐立難安,你覺得你的情緒很莫名其妙,這些情緒哪裡來的你不知道。
負面情緒,是反映內在的你如果你常常感到悲傷、坐立不安,悲傷、莫名其妙想哭,是你裡面的人在哭。
如果你常常莫名其妙,感覺到負面的情緒,表示你的內在,還有一個自己,還陷在水深火熱的負面情緒裡頭,他在等你。
等你做什麼?等你超渡他。
唯有你超渡了、安撫了,你內心的那個悲傷的、緊張的、還在擔心明年沒有錢的那個自己,唯有安了他的心,你才在這兒坐得很安心。
學會超度你自己,讓心安下來你之所以坐在這兒不安心,是因為你的內心還在不平衡、還在仇恨、還在恐懼,所以首先要先學會超渡這輩子的你,而不是到佛寺辦法會超渡。
所 謂超渡你自己:是深入你的內心,用你當下的愛和智慧,化解你內心有種種負面情緒的自己。
你自己,就是你自己的觀世音菩薩。
所謂的觀世音菩薩,就是未來的你,未來已經成佛的你;祂循聲救苦來安撫還在無助中的你,你還在苦難當中,祂循聲救苦。
你要循著你的情緒,如果你不安、你恐懼,你的內在還有一個不安、恐 懼的自己,甚至還在怕黑、怕爸媽不要你的小孩,他等你去超渡他。這一步你做到了。
接下來,你要超渡你累世的自己。
很多修行的人會說,當你修到一個程度,過去的業障會現前,其實並不是那個意思啦!
弄錯了,完全搞錯了,而是你有了能力、有了智慧、有了愛,你開始有能力了,你累世轉世的自己,會來找你幫忙,並不是業障現前或是冤親債主來找你,不是的,累世的自己家人們來求你幫忙,當你這一輩子的自己心靈力量變強了,你安定的力量 也強了,有些在夢境當中,或是你往世過去的記憶會顯現出來。
這代表當你開始學習身心靈的概念,當你了解宇宙的奧秘,當你開始進入生活的另一個層面,你的過去世還在哀傷中,你的過去世可能有餓死的自己,有被砍頭的自己,有被強暴的自己,有在逃難的自己,有失戀的自己,你的過去世有好多的自 己,都在等著你去幫忙他。
這一世,透過你心靈的安定,你可以治療童年的創傷,安撫你過去生意失敗的自暴自棄,你可以改變「自從被男人拋棄之後,你不相信天下還有好男人」這樣的觀念,不但可以幫你把這一世的你變得更好,而且你過去世的記憶,也會開始展現出來,因為你的過去世還有好多的你,等著你去幫忙他。
於是你開始了,一個自我成佛之旅,開始了一個自我超渡之旅。
你要超渡誰啊?
你無法超渡任何人,除非你開始超渡你自己。
超渡過去世,在種種苦痛當中的你,等你超渡完所有過去世的你的時候,也就是你成佛的那一天,就是你在當下感覺到圓滿的那一天。
放過自己,活得自在
只有放下,你才能看得更遠~
26/11/2016
生命中能量的得與失....只要打開,將超乎想像!
告訴您一個天大的秘密:當您充滿歡喜心、慈悲心、包容心、敬畏心時,時空中的能量會源源不斷流入您的身體;當您打開智慧之門,充滿法喜時,獲得的能量將超乎您的想像;當您真正為眾生發一個大的善願後,您會在瞬間得到無限的能量。反之,當您內心充滿怨恨、恐懼、無奈、嫉妒、煩惱時,能量會迅速流失,形成病變,加速衰老與死亡;尤其是恐懼,它會讓能量頃刻間喪失殆盡,甚至令人失去生命。
修煉修什麼?就是修得讓自己健康長壽、快樂幸福,增長智慧,讓內心充滿安詳。所以,在知道了這個秘密以後,您該知道如何讓身體健康?如何消除疾病了吧?這一切,就是老師告訴我們的:「一切自己創造,創造自己一切」。
建造一個充滿祥和的能量場
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有的陌生人會給人很舒服的感覺,讓人願意親近;而有的人則會讓我們很緊張、很不舒服,甚至連一刻也不想和他在一起。其實這些都和人的心念能量場有關。過去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中醫們,他們有著菩薩一樣的心腸,病人到他那里,不用吃藥病都能好三分。為什麼?就是他身邊有一個充滿祥和之氣的能量場,讓病人感到心情舒暢,病自然就會退去。故而我們首先要知道心念的重要性——這就是老師所說的「思維的有效性」:善念感召的是健康和吉祥,惡念感召的是疾病和災難,這絕對不是迷信,而是實實在在的科學。
所以,有個教誨說:「所有的事情都是能量的振動,相同頻率會相互吸引,虛其心吸引天地之靈氣,埋怨吸引負面的能量。」
如何獲取能量
實際上,整個生命的過程就是能量的獲取與釋放的過程。除了從飲食中獲取能量外,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我們還需要從虛空中獲取能量。這個能量的獲取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虛、靜」二字而已。老子在《道德經》里所說的「致虛極,守靜篤」是修煉的最高層次。在這個狀態下,天地的能量可以隨時為我所得。首先要「靜」下來,靜下來就代表我們開始減少能量的消耗。而「虛」其心,清空內心以達到「無」的境界,才能開始從太空宇宙中吸收能量。能吸收到什麼樣的能量,則取決於內心!有什麼樣的內心,就會感召到什麼樣的能量——這就是老子所講的吸引力法則。
所以,老師教誨我們說:「無,可以是沒有,可以是有,更可以是無窮無盡。有個‘無’真好。人在‘無’中,才能無窮無盡,才能寧靜致遠,才能聚精會神。」
智慧是什麼
智慧其實也是一種能量,而且是高級的、看不見的能量。一個人能力的大小,其實起關鍵作用的還是他的智慧。這就是偉人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號召力?為什麼他們做事就能成功的根本原因。他們的內心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心念一動,就會調動大量的能量來幫助他完成所要完成的事業。而智慧能量的來源,則需要我們能以虛極靜篤的狀態來從天地吸取。一個靜不下來、虛不下來的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大智慧的。還有一點,一個人擁有的能量大小是和他的心量完全成正比的!心量有多大,他吸取的能量就會有多大;能量越大,能力就越強。
所以,老師教誨我們說:「如果有人傷害我們,我們要非常平靜地面對,根本不在乎別人的傷害,這就叫修心。心量放大,福就大。苦難能拓寬一個人的心量,憂患能成就一個人的偉大。」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知道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他內在的能量,有時我們也管這個叫「磁場」、有時叫「氣場」,其實都是一個意思。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知道,做任何事情,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付出能量代價的——這些能量有體能、有智能、也有德能,都是平時積累所得。無論是生命的過程還是做任何事情,都是一個能量的收放過程。當一個人運氣好的時候,他往往做什麼事情都容易成功,因為這個時候他內在的能量是充足的。但任何人的能量狀態都是在不斷變化的,我們要了解生命能量的秘密,能正確地認識自己的狀態,才能善於把握時機,該出手的時候就出手,不該貪功冒進的時候就韜光養晦。
起心動念皆是能量的消耗
我們的能量消耗主要是通過起心動念消耗的。你每發出的一個念頭都是通過能量的消耗來完成的。佛、道為什麼強調心要清淨(清靜),其實就是要你減少起心動念,減少能量的消耗。
一個人「命」的能量構成
我們知道生活在現實當中的人,每個人的命都是不同的。命看起來複雜。其實說透了也很簡單,從能量的角度講。一個人的命無非就是由體能、智(慧)能、德能三部分構成。再細分的話,德能是一個人能量的樹根,慧能是一個人能量的樹幹,體能是一個人能量的枝葉。一個修煉人修也就是修這三個方面。
身體中能量的傳遞通道
很簡單,身體中血管就是能源(血)的傳遞通道,經絡就是能量(氣)的傳遞通道,神經就是信息的傳遞通道。
經絡為什麼會不通,為什麼會痛苦
經絡不通,從根本上講,其實就是心裡有障礙了,心有一處不通,則身體就會對應有一條經絡堵塞。心是掌管信息的,而信息和能量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能量通道堵塞了,首先要從心(信息)來調整。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道長就曾經說過,一個人他每一個痛苦都有一個罪惡與之相對應,心裡的罪惡不除,痛苦就不可能解除。那麼什麼東西會堵塞我們的心呢?怨恨惱怒煩,貪婬邪惡,這些就是堵塞我們清淨內心的罪魁禍首。所以我們要解除身體的痛苦,必須保持一顆無私無欲的清淨心。
修煉修什麼?就是修得讓自己健康長壽、快樂幸福,增長智慧,讓內心充滿安詳。所以,在知道了這個秘密以後,您該知道如何讓身體健康?如何消除疾病了吧?這一切,就是老師告訴我們的:「一切自己創造,創造自己一切」。
建造一個充滿祥和的能量場
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有的陌生人會給人很舒服的感覺,讓人願意親近;而有的人則會讓我們很緊張、很不舒服,甚至連一刻也不想和他在一起。其實這些都和人的心念能量場有關。過去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中醫們,他們有著菩薩一樣的心腸,病人到他那里,不用吃藥病都能好三分。為什麼?就是他身邊有一個充滿祥和之氣的能量場,讓病人感到心情舒暢,病自然就會退去。故而我們首先要知道心念的重要性——這就是老師所說的「思維的有效性」:善念感召的是健康和吉祥,惡念感召的是疾病和災難,這絕對不是迷信,而是實實在在的科學。
所以,有個教誨說:「所有的事情都是能量的振動,相同頻率會相互吸引,虛其心吸引天地之靈氣,埋怨吸引負面的能量。」
如何獲取能量
實際上,整個生命的過程就是能量的獲取與釋放的過程。除了從飲食中獲取能量外,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我們還需要從虛空中獲取能量。這個能量的獲取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虛、靜」二字而已。老子在《道德經》里所說的「致虛極,守靜篤」是修煉的最高層次。在這個狀態下,天地的能量可以隨時為我所得。首先要「靜」下來,靜下來就代表我們開始減少能量的消耗。而「虛」其心,清空內心以達到「無」的境界,才能開始從太空宇宙中吸收能量。能吸收到什麼樣的能量,則取決於內心!有什麼樣的內心,就會感召到什麼樣的能量——這就是老子所講的吸引力法則。
所以,老師教誨我們說:「無,可以是沒有,可以是有,更可以是無窮無盡。有個‘無’真好。人在‘無’中,才能無窮無盡,才能寧靜致遠,才能聚精會神。」
智慧是什麼
智慧其實也是一種能量,而且是高級的、看不見的能量。一個人能力的大小,其實起關鍵作用的還是他的智慧。這就是偉人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號召力?為什麼他們做事就能成功的根本原因。他們的內心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心念一動,就會調動大量的能量來幫助他完成所要完成的事業。而智慧能量的來源,則需要我們能以虛極靜篤的狀態來從天地吸取。一個靜不下來、虛不下來的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大智慧的。還有一點,一個人擁有的能量大小是和他的心量完全成正比的!心量有多大,他吸取的能量就會有多大;能量越大,能力就越強。
所以,老師教誨我們說:「如果有人傷害我們,我們要非常平靜地面對,根本不在乎別人的傷害,這就叫修心。心量放大,福就大。苦難能拓寬一個人的心量,憂患能成就一個人的偉大。」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知道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他內在的能量,有時我們也管這個叫「磁場」、有時叫「氣場」,其實都是一個意思。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知道,做任何事情,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付出能量代價的——這些能量有體能、有智能、也有德能,都是平時積累所得。無論是生命的過程還是做任何事情,都是一個能量的收放過程。當一個人運氣好的時候,他往往做什麼事情都容易成功,因為這個時候他內在的能量是充足的。但任何人的能量狀態都是在不斷變化的,我們要了解生命能量的秘密,能正確地認識自己的狀態,才能善於把握時機,該出手的時候就出手,不該貪功冒進的時候就韜光養晦。
起心動念皆是能量的消耗
我們的能量消耗主要是通過起心動念消耗的。你每發出的一個念頭都是通過能量的消耗來完成的。佛、道為什麼強調心要清淨(清靜),其實就是要你減少起心動念,減少能量的消耗。
一個人「命」的能量構成
我們知道生活在現實當中的人,每個人的命都是不同的。命看起來複雜。其實說透了也很簡單,從能量的角度講。一個人的命無非就是由體能、智(慧)能、德能三部分構成。再細分的話,德能是一個人能量的樹根,慧能是一個人能量的樹幹,體能是一個人能量的枝葉。一個修煉人修也就是修這三個方面。
身體中能量的傳遞通道
很簡單,身體中血管就是能源(血)的傳遞通道,經絡就是能量(氣)的傳遞通道,神經就是信息的傳遞通道。
經絡為什麼會不通,為什麼會痛苦
經絡不通,從根本上講,其實就是心裡有障礙了,心有一處不通,則身體就會對應有一條經絡堵塞。心是掌管信息的,而信息和能量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能量通道堵塞了,首先要從心(信息)來調整。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道長就曾經說過,一個人他每一個痛苦都有一個罪惡與之相對應,心裡的罪惡不除,痛苦就不可能解除。那麼什麼東西會堵塞我們的心呢?怨恨惱怒煩,貪婬邪惡,這些就是堵塞我們清淨內心的罪魁禍首。所以我們要解除身體的痛苦,必須保持一顆無私無欲的清淨心。
《心態好,人生就快樂》生氣不如爭氣,抱怨不如改變
心態好,人生就快樂,生活中, 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樂觀豁達;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戰勝面臨的苦難;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淡泊名利, 過上真正快樂的生活。
1、心態決定人生
一位哲人說過:「你的心態就是你的主人。」人與人之間並無太大的區別, 真正的區別在於心態。所以,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他的心態。
2、生氣不如爭氣
面對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氣,那麼你註定永遠是個弱者。
3、有自信才能贏
古往今來,許多人之所以失敗,究其原因,不是因為無能,而是因為沒自信。
當你什麼也做不好時, 你就更加沒自信,這是一種惡性循環。若想從這種循環中解脫出來,就得與失敗作鬥爭,然後樹立牢固的自信心。
4、平常心不可少
人生應該有所追求, 但若一時得不到,
並不會阻礙日常生活的幸福。因此,擁有一顆平常心, 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潤滑液劑。
5、學會給心靈解綁
人的心靈是脆弱的,想讓心靈感到快樂,需要常常自我激勵、自我表揚。
6、別把挫折當成失敗
成功者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前,總是對自己說: 「我不是失敗了,而是還沒有成功。」一個暫時失利的人, 如果繼續努力,打算贏回來,那麼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敗。
7、別把煩惱當成心病
當煩惱降臨的時候,我們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自暴自棄,要學會給心靈鬆綁,避免煩惱變成心病。
8、快樂其實很簡單
有人說,快樂是春天的鮮花,夏天的綠蔭,秋天的野果,冬天的漫天飛雪。
其實,快樂就在我們身邊。一個會心的微笑, 一次真誠的握手,一段傾心的交談, 就是一種快樂無比的事情。平常總有令人生氣或是想抱怨的時刻,然而,抱怨、生氣不能解決問題,改變、轉念,生活才會更快樂!
1、心態決定人生
一位哲人說過:「你的心態就是你的主人。」人與人之間並無太大的區別, 真正的區別在於心態。所以,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他的心態。
2、生氣不如爭氣
面對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氣,那麼你註定永遠是個弱者。
3、有自信才能贏
古往今來,許多人之所以失敗,究其原因,不是因為無能,而是因為沒自信。
當你什麼也做不好時, 你就更加沒自信,這是一種惡性循環。若想從這種循環中解脫出來,就得與失敗作鬥爭,然後樹立牢固的自信心。
4、平常心不可少
人生應該有所追求, 但若一時得不到,
並不會阻礙日常生活的幸福。因此,擁有一顆平常心, 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潤滑液劑。
5、學會給心靈解綁
人的心靈是脆弱的,想讓心靈感到快樂,需要常常自我激勵、自我表揚。
6、別把挫折當成失敗
成功者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前,總是對自己說: 「我不是失敗了,而是還沒有成功。」一個暫時失利的人, 如果繼續努力,打算贏回來,那麼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敗。
7、別把煩惱當成心病
當煩惱降臨的時候,我們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自暴自棄,要學會給心靈鬆綁,避免煩惱變成心病。
8、快樂其實很簡單
有人說,快樂是春天的鮮花,夏天的綠蔭,秋天的野果,冬天的漫天飛雪。
其實,快樂就在我們身邊。一個會心的微笑, 一次真誠的握手,一段傾心的交談, 就是一種快樂無比的事情。平常總有令人生氣或是想抱怨的時刻,然而,抱怨、生氣不能解決問題,改變、轉念,生活才會更快樂!
25/11/2016
如何正確上香?
大家去寺院第一件事肯定是上香,然而,其實大多數人都缺乏正確的上香常識,因此才會被各種商販鑽空子利用,所以一直都很想寫點文章普及一下上香的知識,希望大家看過之後也能轉告自己的家人,改正錯誤的觀念。
首先,例舉幾種錯誤的上香方式:
1.舉著一大捆香一起燒,認為香越多越好
2.燒特大型號的大粗香
3.上香時雙手像作揖般,於胸前上下晃動
4.拿著香拜佛
5.認為不同的香有不同的用處,比如[發財香],[學業香]
以上都是在寺院十分常見的事情,常常會導致環境污染,容易失火,燙傷他人,以及加重寺方清理香爐的負擔等等負面影響和潛在的危險。
所以首先要講的是,上香本身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上香本身的意義:修持戒,定,慧、恭敬佛、法、僧。
"香代表"戒,定,慧",燒香供佛,意味著發願"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
因此,一般上香最多不宜超過三支,三支可用來代表戒定慧,其實一支細長的小香就已經足夠了。
上香主要是為了表達:
-向佛菩薩問好
-用香氣薰去自己身上所帶的世俗惡味
-比喻燃燒自己,廣度眾生
因此,香並不是用來賄賂佛菩薩的交易,不該懷著"你看,我今天給你燒了這麼貴這麼多的香,你可要幫我實現願望"這樣的功利之心。
心中若是有十分想要跟佛菩薩說的話,只須在佛前安靜,莊嚴地上一支清香,將其插在香爐中,再合掌在心中默默訴說即可。
至誠供養的香沒有貴賤之分,佛菩薩反而不喜歡那種很大很貴很誇張的一燒起來就烏煙滾滾的香。
只要插在香爐里的香滿了,寺院的師父們就要來[磨香爐]-----要把插在裡面的被燒剩下的紅色香腳一一拔出,再用專門的磨盤來把爐中的香灰抹平,如果來訪的遊客人人都一大把一大把地燒,就會加倍增重寺方的工作負擔。
以下是關於燒香的正確姿勢。
有的人只要一聽說要教正確的姿勢就會很反感地說"有那麼多可計較的嗎?心誠則靈就可以了,姿勢這種形式化的東西不學也罷!"可是,如果連最起碼的佛寺禮儀都不謙虛學習的話,還有何"心誠"可言呢?
民間最常見的錯誤燒香姿勢,是將香捧在胸前,上下作揖甩動,或者身體轉向不同的方向,一邊轉一邊甩動手裡的香,意思是要拜各個方向的菩薩。
這樣上香有兩個壞處,1,看起來不莊嚴.把佛事迷信化;2,作揖抖動雙手時,被甩出來的香灰容易燙到別人,或者燙壞佛寺的設施。
所以正確的上香姿勢是,雙手將香舉到眉毛的高度,雙手大拇指按住香的尾端,香尾端對準自己的眉心.香的頂端對準佛像。
保持這個姿勢,心中默念:
1.自己問候的這位佛菩薩的名號,比如[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對佛菩薩行注目禮。
2.默念上香偈:
"願此香雲,普遍十方,供養三寶,護法龍天,普薰眾生,同入佛智"
(*這個是專業的上香方式,比較適合在寺里工作的人使用.)
然後,把香插到香爐中.再返回佛前,於佛兩邊的拜墊(蒲團)上跪下,合掌向佛訴說心中要說的話.然後三拜.起身問訊,再離開.專業佛寺工作人員則可在念完上香偈后持香離開,把香插在指定的地方,如出食台,往生殿等。
進殿禮儀:
(1)進寺院:要從左往右繞,不可從右往左繞,這叫右繞塔寺。
(2)進大殿:要往左進,要抬左腳進門。要往右進,抬右腳進門。不可在正中間拜佛,因大殿里中間的拜墊,是寺院方丈或當家師主法用的,其它人不可。
(3)進殿堂:不可在正中間問尋(既鞠躬)必須到兩側方可。因中間只有方丈及當家才可。
(4)燒香:最好在寺院殿堂外面的大香爐燒香,因寺院大多數使用木料建築,再殿堂里燒香,如有不當會燒壞寺院物品。但是到寺院里,每個殿堂都會有「香燈師」有什麼事情也可問「香燈師」。
首先,例舉幾種錯誤的上香方式:
1.舉著一大捆香一起燒,認為香越多越好
2.燒特大型號的大粗香
3.上香時雙手像作揖般,於胸前上下晃動
4.拿著香拜佛
5.認為不同的香有不同的用處,比如[發財香],[學業香]
以上都是在寺院十分常見的事情,常常會導致環境污染,容易失火,燙傷他人,以及加重寺方清理香爐的負擔等等負面影響和潛在的危險。
所以首先要講的是,上香本身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上香本身的意義:修持戒,定,慧、恭敬佛、法、僧。
"香代表"戒,定,慧",燒香供佛,意味著發願"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
因此,一般上香最多不宜超過三支,三支可用來代表戒定慧,其實一支細長的小香就已經足夠了。
上香主要是為了表達:
-向佛菩薩問好
-用香氣薰去自己身上所帶的世俗惡味
-比喻燃燒自己,廣度眾生
因此,香並不是用來賄賂佛菩薩的交易,不該懷著"你看,我今天給你燒了這麼貴這麼多的香,你可要幫我實現願望"這樣的功利之心。
心中若是有十分想要跟佛菩薩說的話,只須在佛前安靜,莊嚴地上一支清香,將其插在香爐中,再合掌在心中默默訴說即可。
至誠供養的香沒有貴賤之分,佛菩薩反而不喜歡那種很大很貴很誇張的一燒起來就烏煙滾滾的香。
只要插在香爐里的香滿了,寺院的師父們就要來[磨香爐]-----要把插在裡面的被燒剩下的紅色香腳一一拔出,再用專門的磨盤來把爐中的香灰抹平,如果來訪的遊客人人都一大把一大把地燒,就會加倍增重寺方的工作負擔。
以下是關於燒香的正確姿勢。
有的人只要一聽說要教正確的姿勢就會很反感地說"有那麼多可計較的嗎?心誠則靈就可以了,姿勢這種形式化的東西不學也罷!"可是,如果連最起碼的佛寺禮儀都不謙虛學習的話,還有何"心誠"可言呢?
民間最常見的錯誤燒香姿勢,是將香捧在胸前,上下作揖甩動,或者身體轉向不同的方向,一邊轉一邊甩動手裡的香,意思是要拜各個方向的菩薩。
這樣上香有兩個壞處,1,看起來不莊嚴.把佛事迷信化;2,作揖抖動雙手時,被甩出來的香灰容易燙到別人,或者燙壞佛寺的設施。
所以正確的上香姿勢是,雙手將香舉到眉毛的高度,雙手大拇指按住香的尾端,香尾端對準自己的眉心.香的頂端對準佛像。
保持這個姿勢,心中默念:
1.自己問候的這位佛菩薩的名號,比如[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對佛菩薩行注目禮。
2.默念上香偈:
"願此香雲,普遍十方,供養三寶,護法龍天,普薰眾生,同入佛智"
(*這個是專業的上香方式,比較適合在寺里工作的人使用.)
然後,把香插到香爐中.再返回佛前,於佛兩邊的拜墊(蒲團)上跪下,合掌向佛訴說心中要說的話.然後三拜.起身問訊,再離開.專業佛寺工作人員則可在念完上香偈后持香離開,把香插在指定的地方,如出食台,往生殿等。
進殿禮儀:
(1)進寺院:要從左往右繞,不可從右往左繞,這叫右繞塔寺。
(2)進大殿:要往左進,要抬左腳進門。要往右進,抬右腳進門。不可在正中間拜佛,因大殿里中間的拜墊,是寺院方丈或當家師主法用的,其它人不可。
(3)進殿堂:不可在正中間問尋(既鞠躬)必須到兩側方可。因中間只有方丈及當家才可。
(4)燒香:最好在寺院殿堂外面的大香爐燒香,因寺院大多數使用木料建築,再殿堂里燒香,如有不當會燒壞寺院物品。但是到寺院里,每個殿堂都會有「香燈師」有什麼事情也可問「香燈師」。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