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老了,這一生最後悔什麼?人生短暫,不要虛度光陰,不要委屈自己。一生,別給自己後悔的機會。
92%的人後悔年輕時不夠努力
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青春的大好時光總是流逝得那麼快。而在青春歲月里,又常常碰到那麼多的誘惑甚至陷阱,當你猛然醒悟時,也許白髮早生,才發現自己竟然一事無成。
很多人都遵循著一種從眾的生活態度,別人學習他也學習,別人工作他也工作,別人娛樂他也娛樂:隨波逐流,盲目從眾,在日復一日的時光中丟失了真正的自己。
所以,趁著你還有時間、有精力、有體力去努力的時候,趕快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吧,然後開始百折不撓地按照這個計划去一步步推進,你終究會獲得成功。
別給自己後悔的機會,是這一生最美的祝福。
73%的人後悔年輕時選錯了職業
三個大學生被同時分配到某單位工作,一年後,其中一個由於不甘心整天看主管的臉色過日子而跳槽到另一家企業去了,另外兩位沒有動心,依舊安穩地過著朝九晚五的日子。
又一年後,另外一個學生決定辭職下海創業開店,剩下那個依然沒有動心,看著自己的兩個同學在工廠和餐廳里拼搏,他甚至得意於自己的安穩生活。
若干年後,三人相聚,到企業去的那位同學早已經成為一家工廠的廠長,開餐飲店的那位成了千萬富翁,而留在原單位的那位卻依舊在領導的呵斥聲中消磨著自己所剩無幾的「大好時光」。
許多人在選擇職業或去創業時,不願去面對那些具有挑戰性的機會。沒有了壓力,自然就缺乏了動力;沒有了動力,也就埋沒了潛力。
62%的人後悔對子女教育不當
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希望的延續,許多人為了孩子可以傾盡所有,並忍受一切傷痛和委屈。
但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可能只是父母單方面的良好願望,對於兒女而言,他們也許只是想做一個簡單快樂的凡夫俗子。
於是,許多父母採取了強制、監督甚至棍棒等方式來逼迫孩子按照自己設計的線路發展。
可到最後,只有極少數能成為所謂的「成功者」。另一方面,有些父母也會感嘆孩子這些年過得太苦,絲毫沒有享受到童年、少年應有的快樂與陽光。
57%的人後悔沒有好好珍惜伴侶
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感情方面的事情,人們總是在擁有時不懂得珍惜,失去後才知道珍貴。
人類永遠發明不出的兩種物質,一是忘情水,二是後悔葯。年輕的時候不去珍惜、體諒和理解,待到年老時,後悔已經來不及。
45%的人後悔沒有善待身體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永遠都不會過時,許多人在60歲前用身體去換取一切,在60歲以後又用一切去換取身體的健康。
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比自己的健康更加重要,沒有一個好的身體,縱有千萬家產又如何?
趁著年輕,就應該努力
學習、挑戰、進步
不要等到年老體衰時
再去嘆息萬事成蹉跎
每一天,在每一方面,我都變得越來越好。 Every Day In Every Way, I'm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眼見未為真;沒有對與錯;是你的躲不了,不是你的求不得;遇見的人和事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總有其目的;一切事情都是最好的安排;或我應該相信是緣分!
30/4/2018
無法重來的一生
人的一生,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一生。我們在親人的歡笑聲中誕生,又在親人的悲傷中離去。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生與死,多數人到了年邁的時候才能體會到健康長壽比榮華富貴更重要。
人就一生,我們都希望自己有個幸福的家,每天都是個快樂的人。但在生活中,不是一切都盡人意,可是有什麼好看不開的?煩惱憂愁,恩恩怨怨幾十年後都會隨生命而煙消雲散。
人的一生,只要我們不喪失對生活的信心,對理想的追求,做你想做的,愛你想愛的。如果該奮鬥的去奮鬥了,該拚搏的去拚搏了,就能平常心看待得失:夢想是一時無法實現的,目標是短期難以達到的。
人的一生,不要去過份地苛求,不要有太多的奢望。既然上帝不偏愛於我,不讓我鶴立雞群,不讓我出類拔萃,又何必硬要去強求呢?金錢、權力、名譽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善待自己,就算擁有了全世界,隨著死去也會煙消雲散。
人的一生,沒有事情是不可以放手的,我曾經以為,是不會放手一個人的。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放手的。時日漸遠,當你回望,你會發現,你曾經以為不可以放手的東西,只是生命瞬間的一塊跳板。所有的哀傷、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裡一個過渡。失戀、失意,甚至失婚,以至我們在愛情裡所受的苦,都不過是一塊跳板,然而令你成長。
人的一生,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幹嗎硬要逼著自己不開心呢?是啊,人就這麼一輩子,做錯事不可以重來的一輩子;碎了的心難再癒合的一輩子;過了今天就不會再有另一個今天的一輩子;一分一秒都不會再回頭的一輩子,我們為什麼不好好珍惜眼前,為什麼還要拚命地自怨自艾,痛苦追悔呢?
人的一生,我們可以淡然面對,也可以積極的把握,當你看不開、當你春風得意、當你憤憤不平、當你深陷痛苦中請想想它,不管怎麼樣,你總是幸運的擁有了這一輩子。
人的一生,沒有來世。所以讓我們從微笑開始!人活一輩子,開心最重要。擁有健康的體魄,在快樂的心境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安全地實現自身價值,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人就一生,我們都希望自己有個幸福的家,每天都是個快樂的人。但在生活中,不是一切都盡人意,可是有什麼好看不開的?煩惱憂愁,恩恩怨怨幾十年後都會隨生命而煙消雲散。
人的一生,只要我們不喪失對生活的信心,對理想的追求,做你想做的,愛你想愛的。如果該奮鬥的去奮鬥了,該拚搏的去拚搏了,就能平常心看待得失:夢想是一時無法實現的,目標是短期難以達到的。
人的一生,不要去過份地苛求,不要有太多的奢望。既然上帝不偏愛於我,不讓我鶴立雞群,不讓我出類拔萃,又何必硬要去強求呢?金錢、權力、名譽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善待自己,就算擁有了全世界,隨著死去也會煙消雲散。
人的一生,沒有事情是不可以放手的,我曾經以為,是不會放手一個人的。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放手的。時日漸遠,當你回望,你會發現,你曾經以為不可以放手的東西,只是生命瞬間的一塊跳板。所有的哀傷、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裡一個過渡。失戀、失意,甚至失婚,以至我們在愛情裡所受的苦,都不過是一塊跳板,然而令你成長。
人的一生,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幹嗎硬要逼著自己不開心呢?是啊,人就這麼一輩子,做錯事不可以重來的一輩子;碎了的心難再癒合的一輩子;過了今天就不會再有另一個今天的一輩子;一分一秒都不會再回頭的一輩子,我們為什麼不好好珍惜眼前,為什麼還要拚命地自怨自艾,痛苦追悔呢?
人的一生,我們可以淡然面對,也可以積極的把握,當你看不開、當你春風得意、當你憤憤不平、當你深陷痛苦中請想想它,不管怎麼樣,你總是幸運的擁有了這一輩子。
人的一生,沒有來世。所以讓我們從微笑開始!人活一輩子,開心最重要。擁有健康的體魄,在快樂的心境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安全地實現自身價值,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25/4/2018
某日有個人死了。
他才剛剛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如此短暫。他站在奈何橋上,遲遲不肯離去。這時,他看見高靈向他走來。高靈說:“好了,我們走吧。”
男子說:“這麼快?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成。“
高靈說:“很抱歉,但你的時間到了。”
男人問高靈:“那我能帶走一些東西麼?我實在捨不得。”
高靈說:“你什麼都帶不走,因為什麼都不屬於你。”
男人疑惑地說:“怎麼可能?! 我的車子、房子、錢都是我辛辛苦苦掙來的!”
高靈說:“這些都是身外之物,它們屬於這個世界。生不帶來,死也帶不去。”
男人說:“那麼讓我帶走我的軀體吧!”
高靈:“不行,你的軀體屬於塵埃。不管是偉人還是凡人,最後都不過一抔黃土。”
男人又問:“那我可以帶走我的記憶嗎?"
高靈說:“不可以,它們屬於時間。投胎後前塵皆忘。”
男人問:“那我能帶走我的朋友和家人嗎?我一個人好孤獨。”
高靈說:“當然不能,他們屬於你走過的旅途,你們是彼此生命的過客。”
男人淚流滿面,心碎地問高靈:“難道就沒有什麼東西是屬於我的嗎?”
高靈:“你活著時候的每一個瞬間都是你的。”
誠然,生命僅僅是就是一個瞬間。人生苦短,我們要過好它,熱愛它,享受它!
用心數數,我們的生命還有多少日子,夠我們浪費,夠我們消遣,夠我們作踐,夠我們感嘆。好好的活著,簡簡單單過好今後的每一天!
所以:這輩子,能愛就愛吧!
幾十年之後,一個石碑就是人生的終點,你站你的,我立我的。電話已經打不通了,因為我們都已經不在服務區了。
這輩子,能聚就聚吧!
幾十年之後,一個土坑就是人生的歸宿,你躺你的,我睡我的。再方便的微信都搜不到附近的人了,因為我們都已經沒有流量和WIFI了。
這輩子,能吃就吃、能喝就喝吧!
幾十年之後,就算你還堅強的活著,也是早已牙口不好,胃口不好。再香的美食,再好的營養品,再醇的美酒,也是想吃咬不動,想喝咽不下,就連最好的酒也品不出味道了。
這輩子,能逛就逛吧!
幾十年之後,一個木盒就是人生旅遊目的地,你臥你的,我窩我的,再美的風景,再浪漫的季節都感受不到了,因為我們都被束縛在一個不到50公分的黑洞裡。
一輩子真的好短好短…
有多少人說好了要做一輩子的朋友,可轉身就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有的明明說好明日見,可醒來就是天各一方。
世界上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好好珍惜對你好的人,弄丟了,上facebook也找不回來,離開了,手機也聯繫不上。
這輩子,好好的活著吧!
這個世界我們只來一回,何不開開心心的活;這個生命我們只有一次,何不快快樂樂的過!
男子說:“這麼快?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成。“
高靈說:“很抱歉,但你的時間到了。”
男人問高靈:“那我能帶走一些東西麼?我實在捨不得。”
高靈說:“你什麼都帶不走,因為什麼都不屬於你。”
男人疑惑地說:“怎麼可能?! 我的車子、房子、錢都是我辛辛苦苦掙來的!”
高靈說:“這些都是身外之物,它們屬於這個世界。生不帶來,死也帶不去。”
男人說:“那麼讓我帶走我的軀體吧!”
高靈:“不行,你的軀體屬於塵埃。不管是偉人還是凡人,最後都不過一抔黃土。”
男人又問:“那我可以帶走我的記憶嗎?"
高靈說:“不可以,它們屬於時間。投胎後前塵皆忘。”
男人問:“那我能帶走我的朋友和家人嗎?我一個人好孤獨。”
高靈說:“當然不能,他們屬於你走過的旅途,你們是彼此生命的過客。”
男人淚流滿面,心碎地問高靈:“難道就沒有什麼東西是屬於我的嗎?”
高靈:“你活著時候的每一個瞬間都是你的。”
誠然,生命僅僅是就是一個瞬間。人生苦短,我們要過好它,熱愛它,享受它!
用心數數,我們的生命還有多少日子,夠我們浪費,夠我們消遣,夠我們作踐,夠我們感嘆。好好的活著,簡簡單單過好今後的每一天!
所以:這輩子,能愛就愛吧!
幾十年之後,一個石碑就是人生的終點,你站你的,我立我的。電話已經打不通了,因為我們都已經不在服務區了。
這輩子,能聚就聚吧!
幾十年之後,一個土坑就是人生的歸宿,你躺你的,我睡我的。再方便的微信都搜不到附近的人了,因為我們都已經沒有流量和WIFI了。
這輩子,能吃就吃、能喝就喝吧!
幾十年之後,就算你還堅強的活著,也是早已牙口不好,胃口不好。再香的美食,再好的營養品,再醇的美酒,也是想吃咬不動,想喝咽不下,就連最好的酒也品不出味道了。
這輩子,能逛就逛吧!
幾十年之後,一個木盒就是人生旅遊目的地,你臥你的,我窩我的,再美的風景,再浪漫的季節都感受不到了,因為我們都被束縛在一個不到50公分的黑洞裡。
一輩子真的好短好短…
有多少人說好了要做一輩子的朋友,可轉身就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有的明明說好明日見,可醒來就是天各一方。
世界上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好好珍惜對你好的人,弄丟了,上facebook也找不回來,離開了,手機也聯繫不上。
這輩子,好好的活著吧!
這個世界我們只來一回,何不開開心心的活;這個生命我們只有一次,何不快快樂樂的過!
20/4/2018
再不珍惜,我們就老了!
這世間最珍貴的,
不是已經失去的東西,
而是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你要明白,
失去的,未必就是好的,
能把握住的才是最好的。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
自己在乎的人也正好在乎著自己。
相伴著,慢慢變老,
對也好,錯也好,
雨也罷,晴也罷,
不生氣,不吵架,
互相包容,互相照顧,
互相珍惜、懂得理解、
信任尊重、寬容忍讓!
我們希望遇見的每一個人,
都能拿真心對我們。
可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對我們好,
有的人,虛情假意欺騙我們,
有的人,不懷好意利用我們。
不必驚慌,不必傷懷
更不必遺憾。
真朋友不會走,好感情不會丟,
時間能證明一切,
留到最後的,才是最好的,
更是最珍貴的。
真朋友,
不分富窮,只要心誠;
不分美醜,只要善良;
不分距離,只要聯繫;
不分身份,只要幫襯。
有難時不會袖手旁觀,
遇事後不會離你而去,
這樣的人,就是真心的朋友,
才是真正對你好的人。
不管是朋友,還是愛人,
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
一個不珍惜,另一個就會轉身,
一個不用心,另一個就會寒心。
轉身而去,寒心以後,
再深情的表白也暖不了,
再感人的行為也喚不回。
從今天起,記住了:
對你好的人,你要銘記於心;
陪著你的人,你要好好珍惜。
離開的都是過客,擦肩的都是路人,
只有那些對你好,陪著你的人,
才是你這輩子最該珍惜的人!
一輩子很短,
我們的時間不知道去了哪裡?
本以為過了今天有明天,
過了明天還有後天,
熟不知,有時候,
錯過了,便是一生,
再不珍惜,我們就老啦!
趁有空、趁年輕,趁現在,
努力過好餘下的每一天!
好好珍惜吧,
風雨路上的朋友,你要感恩!
懂得感恩,才能懂得生活;
經得起平淡的愛人,你要珍惜;
懂得珍惜,才會幸福。
不是已經失去的東西,
而是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你要明白,
失去的,未必就是好的,
能把握住的才是最好的。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
自己在乎的人也正好在乎著自己。
相伴著,慢慢變老,
對也好,錯也好,
雨也罷,晴也罷,
不生氣,不吵架,
互相包容,互相照顧,
互相珍惜、懂得理解、
信任尊重、寬容忍讓!
我們希望遇見的每一個人,
都能拿真心對我們。
可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對我們好,
有的人,虛情假意欺騙我們,
有的人,不懷好意利用我們。
不必驚慌,不必傷懷
更不必遺憾。
真朋友不會走,好感情不會丟,
時間能證明一切,
留到最後的,才是最好的,
更是最珍貴的。
真朋友,
不分富窮,只要心誠;
不分美醜,只要善良;
不分距離,只要聯繫;
不分身份,只要幫襯。
有難時不會袖手旁觀,
遇事後不會離你而去,
這樣的人,就是真心的朋友,
才是真正對你好的人。
不管是朋友,還是愛人,
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
一個不珍惜,另一個就會轉身,
一個不用心,另一個就會寒心。
轉身而去,寒心以後,
再深情的表白也暖不了,
再感人的行為也喚不回。
從今天起,記住了:
對你好的人,你要銘記於心;
陪著你的人,你要好好珍惜。
離開的都是過客,擦肩的都是路人,
只有那些對你好,陪著你的人,
才是你這輩子最該珍惜的人!
一輩子很短,
我們的時間不知道去了哪裡?
本以為過了今天有明天,
過了明天還有後天,
熟不知,有時候,
錯過了,便是一生,
再不珍惜,我們就老啦!
趁有空、趁年輕,趁現在,
努力過好餘下的每一天!
好好珍惜吧,
風雨路上的朋友,你要感恩!
懂得感恩,才能懂得生活;
經得起平淡的愛人,你要珍惜;
懂得珍惜,才會幸福。
我想抱你一下
我想抱你一下
簡簡單單的
無拘無束的
安安靜靜的
在喧囂的生活中
擁抱甜蜜和溫馨
忘記煩惱和憂愁
夜幕降臨了
我只是從後背輕輕擁抱你
擁抱你一天的疲憊
擁抱你酸楚的生活
擁抱那些曾經的過往和未來的夢想
擁抱我們一起走過的點點滴滴
不要耳鬢廝磨的纏綿
不言不語,聽見彼此的呼吸
感悟生命的交融和無言傾訴
黎明時分
慵懶地起床,揉揉眼睛
給新的日子一個擁抱
給你一個分別一整天的擁抱
不是離別的惆悵
是最好的鼓勵和幸運
讓擁抱從清晨的溫暖開始
給最愛的人一個暖暖的祝福
金色的陽光打在幸福的擁抱之上
擠進愛情的心房
下雨了,雨點滴答滴答
擁抱那連綿細雨吧
煙雨有情,微風拂面
兩個人在小小的傘下擁抱
傘外的世界與我們無關
我們只管盡情擁抱擁吻
我的唇印上了你的唇
好像蜻蜓點水一般
觸及一點點肌膚,卻轉入血液流淌
好像初戀柔情似水
眼裡都是愛的光芒
還有那胳膊彎兒
放哪放哪?都是幸福說了算
擁抱不需要很刻意化
只是簡簡單單,無拘無束
就像生活中的柴米油鹽
平淡無奇,卻總是需要
一次擁抱,一生情愛
讓美好的生活從擁抱開始
讓甜蜜的愛情從擁抱開始
別大聲喧嘩,讓擁抱更久更暖
彆扭扭捏捏,讓擁抱順其自然
境由心生,美由體感,愛在心中
我想抱你一下
一次也是一生一世
簡簡單單的
無拘無束的
安安靜靜的
在喧囂的生活中
擁抱甜蜜和溫馨
忘記煩惱和憂愁
夜幕降臨了
我只是從後背輕輕擁抱你
擁抱你一天的疲憊
擁抱你酸楚的生活
擁抱那些曾經的過往和未來的夢想
擁抱我們一起走過的點點滴滴
不要耳鬢廝磨的纏綿
不言不語,聽見彼此的呼吸
感悟生命的交融和無言傾訴
黎明時分
慵懶地起床,揉揉眼睛
給新的日子一個擁抱
給你一個分別一整天的擁抱
不是離別的惆悵
是最好的鼓勵和幸運
讓擁抱從清晨的溫暖開始
給最愛的人一個暖暖的祝福
金色的陽光打在幸福的擁抱之上
擠進愛情的心房
下雨了,雨點滴答滴答
擁抱那連綿細雨吧
煙雨有情,微風拂面
兩個人在小小的傘下擁抱
傘外的世界與我們無關
我們只管盡情擁抱擁吻
我的唇印上了你的唇
好像蜻蜓點水一般
觸及一點點肌膚,卻轉入血液流淌
好像初戀柔情似水
眼裡都是愛的光芒
還有那胳膊彎兒
放哪放哪?都是幸福說了算
擁抱不需要很刻意化
只是簡簡單單,無拘無束
就像生活中的柴米油鹽
平淡無奇,卻總是需要
一次擁抱,一生情愛
讓美好的生活從擁抱開始
讓甜蜜的愛情從擁抱開始
別大聲喧嘩,讓擁抱更久更暖
彆扭扭捏捏,讓擁抱順其自然
境由心生,美由體感,愛在心中
我想抱你一下
一次也是一生一世
人生一世:一切隨緣,順其自然!
人生,因緣而聚;因情而暖。
世上之事,就是這樣,該來的自然會來,不該來的盼也無用,求也無益!
有緣,不推,無緣,不求!來的,歡迎,去的,目送!
一切隨緣,順其自然!
下雨了,才知道誰會給你送傘;遇事了,才知道誰對你真心。
有些人,只會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有些人,只會火上澆油,不會坦誠相待。
花開了,會謝;時光走了,不會再來。
珍惜該珍惜的人,做自己該做的事,別在乎其他太多。
話再漂亮,不守諾言,也是枉然;友情再濃,不懂珍惜,也是徒勞。
人生,因緣而聚,因情而暖,因不珍惜而散。
活著,就要善待自己。
別跑到別人的生命裡當插曲。
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來了,就熱情相擁。
走了,就坦然放手!
不屬於於咱的東西,咱不要。
不是真心給自己的東西,不必稀罕。
時間在變,人也在變。
有些事,不必解釋。
信任與否,就在人的一念之間。
活出自我來。
懂你的人,不必解釋;不懂你的人,何必解釋。
世上之事,就是這樣,該來的自然會來,不該來的盼也無用,求也無益!
有緣,不推,無緣,不求!來的,歡迎,去的,目送!
一切隨緣,順其自然!
下雨了,才知道誰會給你送傘;遇事了,才知道誰對你真心。
有些人,只會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有些人,只會火上澆油,不會坦誠相待。
花開了,會謝;時光走了,不會再來。
珍惜該珍惜的人,做自己該做的事,別在乎其他太多。
話再漂亮,不守諾言,也是枉然;友情再濃,不懂珍惜,也是徒勞。
人生,因緣而聚,因情而暖,因不珍惜而散。
活著,就要善待自己。
別跑到別人的生命裡當插曲。
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來了,就熱情相擁。
走了,就坦然放手!
不屬於於咱的東西,咱不要。
不是真心給自己的東西,不必稀罕。
時間在變,人也在變。
有些事,不必解釋。
信任與否,就在人的一念之間。
活出自我來。
懂你的人,不必解釋;不懂你的人,何必解釋。
18/4/2018
什麼是佛,什麼是佛教,為什麼學佛等
1、什麼是佛?
「佛」這個字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它是「智慧」、「覺悟」的意思。當年為什麼不用「智,覺」這兩個字翻譯呢,因為佛陀的含義是無限的深廣,這兩個字不能夠全部包括,因此就採用音譯,然後再加以註解。
佛這一個字有體有用,從它的本體上說是「智慧」,從它的作用上講是「覺悟」。
2、什麼是佛教?
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時間上它講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上,它講我們眼前的生存環境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
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只有教學才有師生的關係。我們自稱為弟子,弟子是中國古時候學生的自稱。不同於一般的教育,佛教講的是三世的教育。即過去,現在,未來。
3、佛教的創始人是誰?
佛教的創始人是北印度迦毗羅衛國凈飯王的太子,喬達摩·悉達多,十九歲那年,他放棄了榮華富貴出家修行,三十歲得道,成道后稱為釋迦牟尼佛。
據中國歷史記載,他誕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距現在兩千五百多年了,於周穆王五十三年入滅,住世七十九年,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佛入滅后一千年,也就是中國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佛教才正式傳入中國。
4、如來佛和釋迦牟尼佛是一個人嗎?
不了解佛法的人,看了電視劇《西遊記》后,常對如來佛和釋迦牟尼佛這兩個名詞有錯誤的認識。
「如來」是佛的一種稱號,釋迦牟尼佛只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一尊佛,它方世界還有無量無邊的諸佛。比如,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佛有十種稱號:如來、應供、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明行足、正遍知、善逝、世間解、世尊,如果加上「佛」之名號共十一種。
如來只是一種統稱,我們可以稱釋迦牟尼佛為釋迦牟尼如來。就像我們稱呼老師,老師是一種統稱,然後才有張老師,李老師。
5、涅槃是什麼意思?
涅槃的意思,粗淺地講,就是除盡了煩惱,到了不生不滅、永久安全和平、快樂寧靜的境界。
佛為了教化世人,所以才出現世間,同世人一樣的生活,等到教化的事辦完了,佛就離棄肉身,回到原來不生不滅、永久安全和平、快樂安寧的境界中去了,那境界就是涅槃。
不懂得佛法的人,看見佛入了涅槃,就說佛死了,其實佛是永遠不會死的。佛如果有死,那就和凡人一樣了,還能算是佛嗎?再說俗點:就是我們一般人歸西了,有道高僧就稱為「涅槃」。
6、學佛只是追求心靈的寄託嗎?
寄託心靈的方式有很多,學佛也可以達到這個效果,但這並不是學佛的目的。
所謂寄託心靈,其所指的心靈,只是我們的妄念而已。追求心靈的寄託,為的是使心靈得以安頓。而寄託心靈的方法,不外是借用藝術或宗教等外境,以虛幻的外境羈絆妄念。但妄念是念念生滅、變幻不定的,即使暫時獲得安頓,也不會永遠,終究會再度失落,再度追求別的目標來求寄託。
雖有少數的人,能把一生、甚至把生命部獻給藝術,但這是妄念強烈的執著,強烈的追求,不斷加強追求同一境相為目標,表面上看似找到終身的寄託,事實上依舊是不斷在追求,並不能使心靈得到安頓。所以向外追求心靈的寄託,事實上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寄託的。
學佛,則正好相反,是向內追求自己的真心。追求真心的第一步,是止息妄念,使妄念對外境不起作用,而不是向外境找寄託,用外境滿足妄念。妄念止息了,身心自然安頓,而真正達到追求心靈寄託的目的。但這並不是學佛的目的,而只是學佛的開始。
7、學佛的目的是什麼?
學佛是為了什麼目的?以什麼動機來學佛?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因地不真,果召迂曲」,如果動機不正確,怎麼學、怎麼修,都會走到歧途去。
一般說來,學佛有四種不同的發心:
一是為了此生或下一生的福報,或為了自己或家人的壽命健康,而來學佛;
二是為了自己解脫生死輪迴的痛苦而來學佛;
三是除了追求自己解脫,也要救度一切眾生都能和自己一樣解脫痛苦,乃至都能究竟成佛,為了這個目的而來學佛;
四是了解一切生死輪迴、或成佛涅槃,一切的痛苦與解脫,一切的眾生和佛果,都一樣只是虛妄的幻相,沒有什麼可追求,也沒有什麼必須脫離的,為了讓自己和一切眾生都能覺知這個道理,並回歸這種超越的絕對境界,而來學佛。
這四種發心,雖然有層次上高低的差異,但基本士都還不算錯誤。當然我們不鼓勵第一和第二種發心,但如果你是以這兩種發心而來學佛,我們也不排斥,但你自己必須逐步調整自己的心態,隨著對佛法了解的深入,和心量的逐漸開展,讓追求的目的也跟著提升。
事實上,學佛的真正目的只有一個:圓滿覺悟。
除了這四種目的之外,如果你還有不同的目的,那就要小心了,最好自己徹底檢討一下。
特別是如果為了追求超常態的能力、為了感應、或通氣脈、練靈動等等目的而來學佛,請一定要重新考慮,重新了解佛理,重新建立學佛的理念,等確定具有正確的動機后,再來學佛。
因為學佛是一條追求正確覺悟之路,而不是追求迷惑於超常態能力感應之路。
如果以超能力或感應來吸收信徒的,必定不是真正的佛法。如果為了超能力或感應而來學佛的,必定會走入歧途。拿自己的慧命去換取虛幻的超能感應的眩惑,那是最不值得的事。
8、佛教是迷信嗎?
所謂迷信,是自己未經探究了解,就附和他人的說法,盲目地相信。
任何教法,都沒有所謂迷信不迷信。迷信與否,是你信仰的態度。
如果你已經深入了解,經過觀察和思考,認為它的教法沒有錯誤,和你的觀念相吻合,而產生信仰,那便是理智的信仰。
如果還沒了解,只聽別人說很好,或者依從家族的傳統而跟著信仰,信仰之後還不深入了解,只純粹當做是「信仰」,那即使你所信仰的教法有多好,你本身也是迷信。
如果你不了解佛教,只聽別人說佛教是迷信,或看見佛教的一些儀式表相,未經深入了解其義理,就評斷佛教是迷信,那你自己才是真迷信——迷信他人的說法、迷信自己的成見。
佛教從不贊同人迷信,相反地,它鼓勵人懷疑,並把所懷疑的事提出來討論。唯有知道懷疑,才會認真地探討,而得到答案,如此才能產生理性的信心。
事實上,沒有任何宗教是像佛教這樣容許懷疑,這樣開放,這樣不迷信的。
9、佛教是消極悲觀嗎?
許多人聽到佛教講「無常」、講「生死」,就認為佛教是悲觀消極。但是事實上,無常、苦、空、生老病死,都是這世界存在的事實真相,它不會因為你不談它而消失。
消極或積極、悲觀或樂觀,不是在於無常、苦、空、或生老病死這些事,而是在於你如何面對這些既存的事實、你用什麼態度來面對它。
如果你能正視它,這就是積極;如果你認為這些太消極,而不願意談,或者不敢碰觸,以為不面對它就不存在了,這種逃避的心態,才是真正的消極,不只是消極,更是自欺欺人的愚痴想法。
如果你面對這些事實,而認為無法突破,甘心被它所限,因而消沉,或放縱享樂,那是消極;如果能正面探討它,突破它的限制,就是積極。
如果你不願去突破它,而認為人生完全沒有任何意義,那才是悲觀;如果你能從探討和突破中發現人生的另一層真實意義,那就是樂觀。
佛教正視這世界上一切現實問題的存在,用心來探討,並找尋解決的方法,從內心真正的自己,來突破外在的限制,找到無量的生命的意義。所以事實上,佛教是真正積極樂觀的。
10、佛教相信死後的生命嗎?
當然,佛教的生命觀就是永恆不滅、無始無終的生命觀。不只死後還有生命,生前也有生命。每一番生命的生死現象,都只是一次受業報的形態而已。
當這一階段的生命「死亡」之後,會暫時進入一種叫「中陰」的過渡狀態,等待再一次的「出生」。至於下一生的地點和形態,是依過去世所造的業而決定。這就叫做「生死輪迴」、或「六道輪迴」。這就是一般眾生的生命現象。
11、什麼是六道輪迴?
六道,是眾生死後的六個去處,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周而復始的在這六道中輪轉,前三個為善道,后三個為惡道,造善業死後去善道,造惡業死後去惡道,隨自己生前的業力牽引,該去哪一道就去哪一道。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12、真有極樂世界嗎?
極樂世界是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里講到的,佛制定的戒律里有不妄語,難道他自己反而說瞎話騙人嗎?可見極樂世界確實有。
13、極樂世界和天堂一樣嗎?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極樂世界和天堂都是完全不同的。
天堂,是由眾生的共業力所現的,一個供善業成熟的眾生享樂的地方。每一層天大多都有它的天帝管轄,卻不一定有佛法。
它的快樂是相對的樂,是感覺作用的樂,是終必會消失的樂,是會引生痛苦的樂,是不究竟的樂。
它的景象、享用的物品,儘管再多麼美妙,也都終必壞滅,都不是真正清凈的。
最重要的是,它還是在六道之中,福報享盡后,還是要墮入其他五道之中,繼續再受輪迴。
而極樂世界,它是由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所建立的清凈國土,是一個供發心努力修行者專心修行的地方。
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極樂世界沒有惡道,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也都沒有生老病死的痛苦,壽命非常長,長到足以修行成就,所以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永遠沒有機會再受生死輪迴。除非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承著彌陀宏願到六道中示現生死,廣度眾生。
又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所有生活上的必須品,和修行上所需要的東西,都只要動一個念頭就自然出現,不必再為生活和修行而煩惱,可以把所有的時間和精神都用在修行上,所以能夠很快成就。
又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極樂世界沒有任何會障礙修行的事物,所有的事物都是幫助大家修行的,所以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很快就能成就。所以生到極樂世界,必定都安享清凈的究竟大樂,因此稱為「極樂」!阿彌陀佛!
「佛」這個字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它是「智慧」、「覺悟」的意思。當年為什麼不用「智,覺」這兩個字翻譯呢,因為佛陀的含義是無限的深廣,這兩個字不能夠全部包括,因此就採用音譯,然後再加以註解。
佛這一個字有體有用,從它的本體上說是「智慧」,從它的作用上講是「覺悟」。
2、什麼是佛教?
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時間上它講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上,它講我們眼前的生存環境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
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只有教學才有師生的關係。我們自稱為弟子,弟子是中國古時候學生的自稱。不同於一般的教育,佛教講的是三世的教育。即過去,現在,未來。
3、佛教的創始人是誰?
佛教的創始人是北印度迦毗羅衛國凈飯王的太子,喬達摩·悉達多,十九歲那年,他放棄了榮華富貴出家修行,三十歲得道,成道后稱為釋迦牟尼佛。
據中國歷史記載,他誕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距現在兩千五百多年了,於周穆王五十三年入滅,住世七十九年,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佛入滅后一千年,也就是中國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佛教才正式傳入中國。
4、如來佛和釋迦牟尼佛是一個人嗎?
不了解佛法的人,看了電視劇《西遊記》后,常對如來佛和釋迦牟尼佛這兩個名詞有錯誤的認識。
「如來」是佛的一種稱號,釋迦牟尼佛只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一尊佛,它方世界還有無量無邊的諸佛。比如,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佛有十種稱號:如來、應供、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明行足、正遍知、善逝、世間解、世尊,如果加上「佛」之名號共十一種。
如來只是一種統稱,我們可以稱釋迦牟尼佛為釋迦牟尼如來。就像我們稱呼老師,老師是一種統稱,然後才有張老師,李老師。
5、涅槃是什麼意思?
涅槃的意思,粗淺地講,就是除盡了煩惱,到了不生不滅、永久安全和平、快樂寧靜的境界。
佛為了教化世人,所以才出現世間,同世人一樣的生活,等到教化的事辦完了,佛就離棄肉身,回到原來不生不滅、永久安全和平、快樂安寧的境界中去了,那境界就是涅槃。
不懂得佛法的人,看見佛入了涅槃,就說佛死了,其實佛是永遠不會死的。佛如果有死,那就和凡人一樣了,還能算是佛嗎?再說俗點:就是我們一般人歸西了,有道高僧就稱為「涅槃」。
6、學佛只是追求心靈的寄託嗎?
寄託心靈的方式有很多,學佛也可以達到這個效果,但這並不是學佛的目的。
所謂寄託心靈,其所指的心靈,只是我們的妄念而已。追求心靈的寄託,為的是使心靈得以安頓。而寄託心靈的方法,不外是借用藝術或宗教等外境,以虛幻的外境羈絆妄念。但妄念是念念生滅、變幻不定的,即使暫時獲得安頓,也不會永遠,終究會再度失落,再度追求別的目標來求寄託。
雖有少數的人,能把一生、甚至把生命部獻給藝術,但這是妄念強烈的執著,強烈的追求,不斷加強追求同一境相為目標,表面上看似找到終身的寄託,事實上依舊是不斷在追求,並不能使心靈得到安頓。所以向外追求心靈的寄託,事實上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寄託的。
學佛,則正好相反,是向內追求自己的真心。追求真心的第一步,是止息妄念,使妄念對外境不起作用,而不是向外境找寄託,用外境滿足妄念。妄念止息了,身心自然安頓,而真正達到追求心靈寄託的目的。但這並不是學佛的目的,而只是學佛的開始。
7、學佛的目的是什麼?
學佛是為了什麼目的?以什麼動機來學佛?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因地不真,果召迂曲」,如果動機不正確,怎麼學、怎麼修,都會走到歧途去。
一般說來,學佛有四種不同的發心:
一是為了此生或下一生的福報,或為了自己或家人的壽命健康,而來學佛;
二是為了自己解脫生死輪迴的痛苦而來學佛;
三是除了追求自己解脫,也要救度一切眾生都能和自己一樣解脫痛苦,乃至都能究竟成佛,為了這個目的而來學佛;
四是了解一切生死輪迴、或成佛涅槃,一切的痛苦與解脫,一切的眾生和佛果,都一樣只是虛妄的幻相,沒有什麼可追求,也沒有什麼必須脫離的,為了讓自己和一切眾生都能覺知這個道理,並回歸這種超越的絕對境界,而來學佛。
這四種發心,雖然有層次上高低的差異,但基本士都還不算錯誤。當然我們不鼓勵第一和第二種發心,但如果你是以這兩種發心而來學佛,我們也不排斥,但你自己必須逐步調整自己的心態,隨著對佛法了解的深入,和心量的逐漸開展,讓追求的目的也跟著提升。
事實上,學佛的真正目的只有一個:圓滿覺悟。
除了這四種目的之外,如果你還有不同的目的,那就要小心了,最好自己徹底檢討一下。
特別是如果為了追求超常態的能力、為了感應、或通氣脈、練靈動等等目的而來學佛,請一定要重新考慮,重新了解佛理,重新建立學佛的理念,等確定具有正確的動機后,再來學佛。
因為學佛是一條追求正確覺悟之路,而不是追求迷惑於超常態能力感應之路。
如果以超能力或感應來吸收信徒的,必定不是真正的佛法。如果為了超能力或感應而來學佛的,必定會走入歧途。拿自己的慧命去換取虛幻的超能感應的眩惑,那是最不值得的事。
8、佛教是迷信嗎?
所謂迷信,是自己未經探究了解,就附和他人的說法,盲目地相信。
任何教法,都沒有所謂迷信不迷信。迷信與否,是你信仰的態度。
如果你已經深入了解,經過觀察和思考,認為它的教法沒有錯誤,和你的觀念相吻合,而產生信仰,那便是理智的信仰。
如果還沒了解,只聽別人說很好,或者依從家族的傳統而跟著信仰,信仰之後還不深入了解,只純粹當做是「信仰」,那即使你所信仰的教法有多好,你本身也是迷信。
如果你不了解佛教,只聽別人說佛教是迷信,或看見佛教的一些儀式表相,未經深入了解其義理,就評斷佛教是迷信,那你自己才是真迷信——迷信他人的說法、迷信自己的成見。
佛教從不贊同人迷信,相反地,它鼓勵人懷疑,並把所懷疑的事提出來討論。唯有知道懷疑,才會認真地探討,而得到答案,如此才能產生理性的信心。
事實上,沒有任何宗教是像佛教這樣容許懷疑,這樣開放,這樣不迷信的。
9、佛教是消極悲觀嗎?
許多人聽到佛教講「無常」、講「生死」,就認為佛教是悲觀消極。但是事實上,無常、苦、空、生老病死,都是這世界存在的事實真相,它不會因為你不談它而消失。
消極或積極、悲觀或樂觀,不是在於無常、苦、空、或生老病死這些事,而是在於你如何面對這些既存的事實、你用什麼態度來面對它。
如果你能正視它,這就是積極;如果你認為這些太消極,而不願意談,或者不敢碰觸,以為不面對它就不存在了,這種逃避的心態,才是真正的消極,不只是消極,更是自欺欺人的愚痴想法。
如果你面對這些事實,而認為無法突破,甘心被它所限,因而消沉,或放縱享樂,那是消極;如果能正面探討它,突破它的限制,就是積極。
如果你不願去突破它,而認為人生完全沒有任何意義,那才是悲觀;如果你能從探討和突破中發現人生的另一層真實意義,那就是樂觀。
佛教正視這世界上一切現實問題的存在,用心來探討,並找尋解決的方法,從內心真正的自己,來突破外在的限制,找到無量的生命的意義。所以事實上,佛教是真正積極樂觀的。
10、佛教相信死後的生命嗎?
當然,佛教的生命觀就是永恆不滅、無始無終的生命觀。不只死後還有生命,生前也有生命。每一番生命的生死現象,都只是一次受業報的形態而已。
當這一階段的生命「死亡」之後,會暫時進入一種叫「中陰」的過渡狀態,等待再一次的「出生」。至於下一生的地點和形態,是依過去世所造的業而決定。這就叫做「生死輪迴」、或「六道輪迴」。這就是一般眾生的生命現象。
11、什麼是六道輪迴?
六道,是眾生死後的六個去處,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周而復始的在這六道中輪轉,前三個為善道,后三個為惡道,造善業死後去善道,造惡業死後去惡道,隨自己生前的業力牽引,該去哪一道就去哪一道。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12、真有極樂世界嗎?
極樂世界是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里講到的,佛制定的戒律里有不妄語,難道他自己反而說瞎話騙人嗎?可見極樂世界確實有。
13、極樂世界和天堂一樣嗎?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極樂世界和天堂都是完全不同的。
天堂,是由眾生的共業力所現的,一個供善業成熟的眾生享樂的地方。每一層天大多都有它的天帝管轄,卻不一定有佛法。
它的快樂是相對的樂,是感覺作用的樂,是終必會消失的樂,是會引生痛苦的樂,是不究竟的樂。
它的景象、享用的物品,儘管再多麼美妙,也都終必壞滅,都不是真正清凈的。
最重要的是,它還是在六道之中,福報享盡后,還是要墮入其他五道之中,繼續再受輪迴。
而極樂世界,它是由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所建立的清凈國土,是一個供發心努力修行者專心修行的地方。
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極樂世界沒有惡道,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也都沒有生老病死的痛苦,壽命非常長,長到足以修行成就,所以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永遠沒有機會再受生死輪迴。除非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承著彌陀宏願到六道中示現生死,廣度眾生。
又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所有生活上的必須品,和修行上所需要的東西,都只要動一個念頭就自然出現,不必再為生活和修行而煩惱,可以把所有的時間和精神都用在修行上,所以能夠很快成就。
又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力,極樂世界沒有任何會障礙修行的事物,所有的事物都是幫助大家修行的,所以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很快就能成就。所以生到極樂世界,必定都安享清凈的究竟大樂,因此稱為「極樂」!阿彌陀佛!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