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有多少人,深藏心底卻沒有勇氣再聯繫;有多少情,刻骨銘心卻沒有機會再珍惜。要知道:心不是一下涼的,而是一次次敷衍造成的;情不是一刻淡的,而是一回回漠視變成的。歌可以單曲循環,人不能錯過再現;情可以平平淡淡,心不能視而不見。對你有感情的人,捨不得你傷,捨不得你累,捨不得你掩飾傷悲。
你的的世界,都會有所謂!對你沒感情的人,不在乎你痛,不在乎你等,不在乎你流幹眼淚。你的一切,都會無所謂!
知冷知熱,是情的交融。再好的緣分也經不起敷衍,再深的感情也需要珍惜眼前。誰都可以無止境的對一個人好,但前提是值得;誰都可以沒理由的對一個人愛,但條件是被愛。拚命對一個好,要看值不值得;掏出真心去交,要看你重不重要。
一個人要是心裡有你,風吹不散,雷打不動;一個人要是心裡沒你,珍惜徒勞,掏心無用。不愛你的人,任你三番五次主動,也是悶聲不吭;疼愛你的人,你有半點風吹草動,都會雷厲風行。在乎你的人不在乎天長地久,更在乎你想不想擁有;
從前的我,很傻很天真,
看到別人的笑容,以為就是善意,
聽到別人的誇獎,以為就是真心,
別人是不懷好意的敷衍,
而我卻真心實意的陪伴。
直到有一天受到傷害,我才明白,
有一種人,很難看穿。
從前的我,心直口快,
對誰都沒有防備,
有什麼就說什麼,
總以為別人和我一樣,
簡簡單單,沒有心眼。
可是得罪了人,被人記恨後,
我知道了,
有時候心直口快,就是愚蠢。
從前的我,
寧可委屈自己,也要顧及他人,
寧可苦點累點,也要善良待人,
可是吃過虧上過當,被傷過被騙過,
我才慢慢想清楚,
不是所有的真心,都能被珍惜。
從前的我,
別人有困難,我伸援手,
別人提要求,我就答應,
當有一天,自己遇事了,
卻沒有一個人願意幫助。
那時候我懂了,
原來我的善良不該亂用。
現在的我,變了,
學會冷漠,也有了戒心,
對一個人好,要看值不值得,
幫一個人忙,要看人品怎樣。
對我好的人,我雙倍奉還,
對我冷的人,我愛理不理。
現在的我,變了,
不再顧及誰的感受,
不再傻傻的去付出,
寧可沉默,不會多說,
寧願別人誤會,也不去辯解。
別人的看法我不在乎,
只想好好的過自己的生活。
這些年,我慢慢懂了:
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陪你經歷所有,
所以自己要靠自己,抵擋風雨。
這些年,我慢慢懂了: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應該不強求,不遷就,
讓一切都順其自然。
每一天,在每一方面,我都變得越來越好。 Every Day In Every Way, I'm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眼見未為真;沒有對與錯;是你的躲不了,不是你的求不得;遇見的人和事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總有其目的;一切事情都是最好的安排;或我應該相信是緣分!
20/1/2019
17/1/2019
一個富翁和四個妻子的故事
一個富商有四個妻子,他最愛他的第四位妻子,給她穿華麗的衣服,給她吃美味佳肴。他精心地呵護她,總是給她最好的東西。
一個富商有四個妻子,他最愛他的第四位妻子,給她穿華麗的衣服,給她吃美味佳肴。他精心地呵護她,總是給她最好的東西。
他也非常愛他的第三位妻子。他頗以她為榮,總是在朋友面前炫耀她。但是,商人也總是提心吊膽,害怕她可能跟別的男人跑了。
他也愛他的第二位妻子。她非常體貼,總是很耐心,實事上是商人的知己。不管什麼時候商人遇到問題,他總是找第二位妻子,而她總是幫助她走出困境,渡過難關。
商人的第一個妻子是個十分忠誠的伴侶,為照料整個家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盡管第一位妻子深深的愛著商人,他卻不愛她,幾乎忽略了她。
一天,商人病了。沒過多久,他得知他將不久於人世。想到自己奢華的生活,他不禁自言自語:“現在我有四個妻子在我身邊,但是等我死了以後,將是孤身一人。我將是何等的孤獨啊!”
於是,他問第四位妻子:“我最愛你,給你最好的待遇,給你最好的照顧。現在我快要死了,你會跟隨我,和我做....”“沒門兒!”第四位妻子丟下這句話揚長而去。
她的回答像一把刀直插商人的心髒。悲哀的商人於是問他的第三位妻子:“我這一生是如此的愛你,現在,我快死了,你能跟我做伴嗎?”“不!”第三位妻子回答,“生活是那麼美好,追求我的人多的是,你死了我會再結婚的!”商人的心一沉,變冷了。
他再問他的第二位妻子:“我總是求助於你,你也總是幫助我走出困境。現在我又需要你的幫助了。我死後,你能跟我做伴嗎?”“對不起,親愛的,這次我幫不了你了!”第二位妻子回答,“我最多能送你到墓地。”這回答如電閃雷鳴,擊垮了商人。
這時一個聲音響起:“我會隨你而去。不管你是去哪裏,天堂還是地獄,我都會跟著你!”商人擡頭一看,是他的第一位妻子。她骨瘦如柴,看起來象是長期營養不良。商人痛苦萬分,說道:“我本應該好好照顧你的。可是,....”
實際上,在生活中我們都有四位妻子:
1. 第四位妻子是我們的肉體。不管我們如何慷慨地花時間和精力去保持它良好的狀態、漂亮的形象,滿足它的一切需要。時間一到它便離我們而去。
2. 第三位妻子是我們的名譽、權利、財富。不管它曾經帶給我們多少榮耀,我們死後,它就是別人的了。
3. 第二位妻子是我們的親人、朋友。我們在世時,不管他們和我們是怎樣的親近,他們最多只能伴隨我們到墓地。
4. 第一位妻子實際上是我們的靈魂,在我們追逐物質、財富和肉體的享受時,它常常被我們遺忘。不要丟了自己!
一個富商有四個妻子,他最愛他的第四位妻子,給她穿華麗的衣服,給她吃美味佳肴。他精心地呵護她,總是給她最好的東西。
他也非常愛他的第三位妻子。他頗以她為榮,總是在朋友面前炫耀她。但是,商人也總是提心吊膽,害怕她可能跟別的男人跑了。
他也愛他的第二位妻子。她非常體貼,總是很耐心,實事上是商人的知己。不管什麼時候商人遇到問題,他總是找第二位妻子,而她總是幫助她走出困境,渡過難關。
商人的第一個妻子是個十分忠誠的伴侶,為照料整個家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盡管第一位妻子深深的愛著商人,他卻不愛她,幾乎忽略了她。
一天,商人病了。沒過多久,他得知他將不久於人世。想到自己奢華的生活,他不禁自言自語:“現在我有四個妻子在我身邊,但是等我死了以後,將是孤身一人。我將是何等的孤獨啊!”
於是,他問第四位妻子:“我最愛你,給你最好的待遇,給你最好的照顧。現在我快要死了,你會跟隨我,和我做....”“沒門兒!”第四位妻子丟下這句話揚長而去。
她的回答像一把刀直插商人的心髒。悲哀的商人於是問他的第三位妻子:“我這一生是如此的愛你,現在,我快死了,你能跟我做伴嗎?”“不!”第三位妻子回答,“生活是那麼美好,追求我的人多的是,你死了我會再結婚的!”商人的心一沉,變冷了。
他再問他的第二位妻子:“我總是求助於你,你也總是幫助我走出困境。現在我又需要你的幫助了。我死後,你能跟我做伴嗎?”“對不起,親愛的,這次我幫不了你了!”第二位妻子回答,“我最多能送你到墓地。”這回答如電閃雷鳴,擊垮了商人。
這時一個聲音響起:“我會隨你而去。不管你是去哪裏,天堂還是地獄,我都會跟著你!”商人擡頭一看,是他的第一位妻子。她骨瘦如柴,看起來象是長期營養不良。商人痛苦萬分,說道:“我本應該好好照顧你的。可是,....”
實際上,在生活中我們都有四位妻子:
1. 第四位妻子是我們的肉體。不管我們如何慷慨地花時間和精力去保持它良好的狀態、漂亮的形象,滿足它的一切需要。時間一到它便離我們而去。
2. 第三位妻子是我們的名譽、權利、財富。不管它曾經帶給我們多少榮耀,我們死後,它就是別人的了。
3. 第二位妻子是我們的親人、朋友。我們在世時,不管他們和我們是怎樣的親近,他們最多只能伴隨我們到墓地。
4. 第一位妻子實際上是我們的靈魂,在我們追逐物質、財富和肉體的享受時,它常常被我們遺忘。不要丟了自己!
一個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愛計較四件事,難怪混的好
我們衡量一件事的價值,考慮最多的不是自己喜不喜歡,而是劃不划算。心裡時時刻刻都在盤算著:要怎樣才能不吃虧,要怎麼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因此,我們為一分一毛錢計較,為偶爾的小挫折計較,為一句無心的話計較,為自己的付出究竟能獲得多少回報而計較,在這不停的計較得失中,我們忘了自己的初衷,忘了真正重要的事情。當一個人的注意力被計較和算計所佔據,他的層次會越來越低。
1、計較自己的付出
一個真正層次高的人,對於他來說,付出了就付出了。他很少會去計較自己是否吃虧,對於他們來說,衡量一個事情的價值是否值得做,如果值得做,他們會全力以赴去做,而不管無論投入多少精力。
而一個人層次越低,他們衡量事情的價值不是是否值得做,而是付出多少,自己是否會吃虧太多。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是希望做任何事情都立竿見影見效果,所以他們會過於計較自己的付出,這也是他們眼光短淺關鍵,不懂得長遠來看。
往往,他們還沒做一點點事情,就覺得自己吃虧,總是擔心被別人算計,所以特別喜歡和人起爭執,卻不知反而讓人感覺到自己的小氣與小格局。
2、和別人比較與攀比
層次高的人,都深深明白,人與人是不同的,人與人發展的節奏也不同。他們知道羡慕他人也沒有多大用處,反而會給自己添堵,還不如安安靜靜,心平氣和過好自己的生活。
一個人層次越低,就越喜歡計較攀比,看到別人買了輛車,也不甘示弱,馬上也要買,而不管自己是否真的用得著。心理學發現,人的嫉妒心是導致自我不幸福的根源,也是自我心理失衡的重要方面。看到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會產生羡慕嫉妒恨,而有些人懂得克制與轉換放在心裡,還有些人如果不懂得克制,甚至會無端中傷別人。
而層次高的人往往不會計較,他們做人做事都是從自己生活角度出發,因為不攀比,所以自在;因為不攀比,所以樂得逍遙;因為不攀比,所以會更容易快樂。
3、計較別人的看法
有的人活著從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別人的看法。一個人過於計較別人的看法,往往而言就不會幸福,要知道,人不是活給別人看的,最重要是先讓自己幸福與開心。一個人如果連自己幸福都不能掌控,對於她來說,往往生命就會很卑微。
我一直都覺得馬伊琍特別有智慧,她曾經講述自己和文章相處的時候,因為網上總是有些謠言講述馬伊琍與文章是二婚,文章本來還很計較這些事,總是想要出來闢謠,但是馬伊琍每次都說這些都是小事,我們是活給自己看的,那些謠言與是非只是給旁人笑資,無論你怎麼說,別人都會覺得你是在狡辯,而又何必解釋與理會。可以說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拎得清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所以才不會在小事上栽跟頭,更不會被別人的眼光牽著走,所以才會越來越幸福。
4、計較自己原生家庭
一個人層次越低,就越計較自己的原生家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原生家庭對我們都有影響,但是真正層次高的人都知道原生家庭是我們的起點,但並不代表是我們的終點。
每個人起點可能不一樣,但是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是尋找自己的終點。用盡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這才是最重要的。我曾認識一個企業家,他告訴我,多年以前他也被自己原生家庭所局限,總認為自己一生沒有多大出息。後來有一個貴人點撥,才知道,我們想要的人生從來就不是原生家庭所限制的,最重要是看自己能走多遠,自己能到達什麼樣的境地才是最要緊的。
總的來說,我們看一個人的層次高低,其實看他計較的事情就知道了。層次越高的人越豁達與自由,因為他早已從小我出來,站得高,看得遠,會有一種大格局,所以反而會更有著清醒的智慧。
1、計較自己的付出
一個真正層次高的人,對於他來說,付出了就付出了。他很少會去計較自己是否吃虧,對於他們來說,衡量一個事情的價值是否值得做,如果值得做,他們會全力以赴去做,而不管無論投入多少精力。
而一個人層次越低,他們衡量事情的價值不是是否值得做,而是付出多少,自己是否會吃虧太多。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是希望做任何事情都立竿見影見效果,所以他們會過於計較自己的付出,這也是他們眼光短淺關鍵,不懂得長遠來看。
往往,他們還沒做一點點事情,就覺得自己吃虧,總是擔心被別人算計,所以特別喜歡和人起爭執,卻不知反而讓人感覺到自己的小氣與小格局。
2、和別人比較與攀比
層次高的人,都深深明白,人與人是不同的,人與人發展的節奏也不同。他們知道羡慕他人也沒有多大用處,反而會給自己添堵,還不如安安靜靜,心平氣和過好自己的生活。
一個人層次越低,就越喜歡計較攀比,看到別人買了輛車,也不甘示弱,馬上也要買,而不管自己是否真的用得著。心理學發現,人的嫉妒心是導致自我不幸福的根源,也是自我心理失衡的重要方面。看到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會產生羡慕嫉妒恨,而有些人懂得克制與轉換放在心裡,還有些人如果不懂得克制,甚至會無端中傷別人。
而層次高的人往往不會計較,他們做人做事都是從自己生活角度出發,因為不攀比,所以自在;因為不攀比,所以樂得逍遙;因為不攀比,所以會更容易快樂。
3、計較別人的看法
有的人活著從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別人的看法。一個人過於計較別人的看法,往往而言就不會幸福,要知道,人不是活給別人看的,最重要是先讓自己幸福與開心。一個人如果連自己幸福都不能掌控,對於她來說,往往生命就會很卑微。
我一直都覺得馬伊琍特別有智慧,她曾經講述自己和文章相處的時候,因為網上總是有些謠言講述馬伊琍與文章是二婚,文章本來還很計較這些事,總是想要出來闢謠,但是馬伊琍每次都說這些都是小事,我們是活給自己看的,那些謠言與是非只是給旁人笑資,無論你怎麼說,別人都會覺得你是在狡辯,而又何必解釋與理會。可以說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拎得清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所以才不會在小事上栽跟頭,更不會被別人的眼光牽著走,所以才會越來越幸福。
4、計較自己原生家庭
一個人層次越低,就越計較自己的原生家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原生家庭對我們都有影響,但是真正層次高的人都知道原生家庭是我們的起點,但並不代表是我們的終點。
每個人起點可能不一樣,但是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是尋找自己的終點。用盡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這才是最重要的。我曾認識一個企業家,他告訴我,多年以前他也被自己原生家庭所局限,總認為自己一生沒有多大出息。後來有一個貴人點撥,才知道,我們想要的人生從來就不是原生家庭所限制的,最重要是看自己能走多遠,自己能到達什麼樣的境地才是最要緊的。
總的來說,我們看一個人的層次高低,其實看他計較的事情就知道了。層次越高的人越豁達與自由,因為他早已從小我出來,站得高,看得遠,會有一種大格局,所以反而會更有著清醒的智慧。
16/1/2019
有一種修養,叫不說
不說,是一種智慧,
不說,是一種選擇,
不說,不代表懦弱,
不說,不代表無能。
很多時候,
面對一些人和事,
我們選擇閉嘴,保持沉默。
不說,不是因為我們心虛,
而是讓事實說話,
不說,不是因為我們畏懼,
而是讓時間驗證。
清者自清,時間能看清,
人品端正,事實會證明。
看清一個人,不說,
面子上好過,是一種智慧。
看透一件事,不說,
心裡面理解,是一種修養。
受到委屈時,不說,
一個人扛著,是一種成熟。
被人誤解後,不說,
等真相浮現,是一種坦蕩。
在瑣事面前,不說,
不浪費時間,是一種選擇。
在憤怒之時,不說,
讓自己平靜,是一種淡定。
面對不講道理的人,不說,
是為了減少傷害和爭吵。
面對思想不同的人,不說,
是為了避免矛盾和衝突。
面對不懷好意的人,不說,
是為了保護自己,遠離災禍。
面對斤斤計較的人,不說,
是為了節省時間,減少麻煩。
說,是一種表明,
不說,是一種聰明。
真正的智者不會嘴不饒人,
咄咄逼人,
而是保持沉默,
謹言慎行,絕不多說。
在大事面前,不慌不忙,
在瑣事面前,不氣不鬧,
在流言蜚語面前,淡然一笑,
在指點議論面前,從容不迫。
此生為人,
做一個成熟穩重的人,不浮躁,
做一個少說多做的人,不出錯,
做一個謹言慎行的人,不惹禍。
不管是遭人議論,還是被人詆毀,
都不要忙著爭辯,氣著報復,
只要行得正,就不怕罵聲,
只要站得穩,就不怕人評!
不說,是一種選擇,
不說,不代表懦弱,
不說,不代表無能。
很多時候,
面對一些人和事,
我們選擇閉嘴,保持沉默。
不說,不是因為我們心虛,
而是讓事實說話,
不說,不是因為我們畏懼,
而是讓時間驗證。
清者自清,時間能看清,
人品端正,事實會證明。
看清一個人,不說,
面子上好過,是一種智慧。
看透一件事,不說,
心裡面理解,是一種修養。
受到委屈時,不說,
一個人扛著,是一種成熟。
被人誤解後,不說,
等真相浮現,是一種坦蕩。
在瑣事面前,不說,
不浪費時間,是一種選擇。
在憤怒之時,不說,
讓自己平靜,是一種淡定。
面對不講道理的人,不說,
是為了減少傷害和爭吵。
面對思想不同的人,不說,
是為了避免矛盾和衝突。
面對不懷好意的人,不說,
是為了保護自己,遠離災禍。
面對斤斤計較的人,不說,
是為了節省時間,減少麻煩。
說,是一種表明,
不說,是一種聰明。
真正的智者不會嘴不饒人,
咄咄逼人,
而是保持沉默,
謹言慎行,絕不多說。
在大事面前,不慌不忙,
在瑣事面前,不氣不鬧,
在流言蜚語面前,淡然一笑,
在指點議論面前,從容不迫。
此生為人,
做一個成熟穩重的人,不浮躁,
做一個少說多做的人,不出錯,
做一個謹言慎行的人,不惹禍。
不管是遭人議論,還是被人詆毀,
都不要忙著爭辯,氣著報復,
只要行得正,就不怕罵聲,
只要站得穩,就不怕人評!
1/1/2019
鳥累了,樹知道;雲累了,天知道;可是,我累了,誰知道?
鳥兒累了,樹知道了,雲累了,天知道了。
但是,我累了,誰知道呢?
無憂無慮的日子也是幾年前,長大後發現成人世界並不好玩,哭著,卻什麼也沒有,明明累了,還堅持。
有時沉默,不是心情不好,而是身心疲憊。
不想說話,不想管人,只是想安靜會,當你真的需要有人關心時,才發現你只能依靠自己!
生活是一鍋瑣事,充滿歡樂和悲傷。
作為一個人,一切順利;做事情,一切都是完美的,沒有什麼值得後悔的。
事情不強求,乞求去就是空虛;人不強留,留恨。時間會來,去不去。謙虛和順其自然,我們可以減少痛苦的滋生。
生活的經歷告訴我們,有時候更多的話會帶來很多麻煩;少說話可以減少很多麻煩;沉默,可以避免很多麻煩;微笑,可以解決很多麻煩。
別讓自己難堪。與其模仿最好的人,不如做最真誠的人,走你所選擇的道路,盡你所能,去愛你想要愛的人。
不要抱怨,不要在意,樸素自然,心累,聽音樂;鬱悶,聊天心情;累了,泡一壺休閒茶,找個安靜的角落,閉上眼睛。
行走在世界上看風和雲彩的畫面,看花季,看潮水的壯觀,終於知道生活就像夢一樣簡單,生活就像風雨一樣替代,沒有什麼能讓時間停止飛來飛去,沒有什麼能阻止生命向前邁進。每一天充滿夢想和希望,都會使生活輝煌。
如果你不來到這個世界,你怎麼知道人類的痛苦?
如果你不去生活,誰知道擁有和失去?
這個世界,我們沒有帶來什麼,我們也不會失去任何東西。
很多東西,失去了,原來不是你的;得到的,也是暫時的。
微笑看到鮮花是一種好心情,寧靜的花朵是一種良好的心態。
生活中無盡的歡樂和悲傷,也許是不同的心路,不同的經歷,將在花的瞬間,從心底的我心中的無數不同的感受。
在經歷了人生的滄桑之後,請看一看鮮花的盛開和凋零。
但是,我累了,誰知道呢?
無憂無慮的日子也是幾年前,長大後發現成人世界並不好玩,哭著,卻什麼也沒有,明明累了,還堅持。
有時沉默,不是心情不好,而是身心疲憊。
不想說話,不想管人,只是想安靜會,當你真的需要有人關心時,才發現你只能依靠自己!
生活是一鍋瑣事,充滿歡樂和悲傷。
作為一個人,一切順利;做事情,一切都是完美的,沒有什麼值得後悔的。
事情不強求,乞求去就是空虛;人不強留,留恨。時間會來,去不去。謙虛和順其自然,我們可以減少痛苦的滋生。
生活的經歷告訴我們,有時候更多的話會帶來很多麻煩;少說話可以減少很多麻煩;沉默,可以避免很多麻煩;微笑,可以解決很多麻煩。
別讓自己難堪。與其模仿最好的人,不如做最真誠的人,走你所選擇的道路,盡你所能,去愛你想要愛的人。
不要抱怨,不要在意,樸素自然,心累,聽音樂;鬱悶,聊天心情;累了,泡一壺休閒茶,找個安靜的角落,閉上眼睛。
行走在世界上看風和雲彩的畫面,看花季,看潮水的壯觀,終於知道生活就像夢一樣簡單,生活就像風雨一樣替代,沒有什麼能讓時間停止飛來飛去,沒有什麼能阻止生命向前邁進。每一天充滿夢想和希望,都會使生活輝煌。
如果你不來到這個世界,你怎麼知道人類的痛苦?
如果你不去生活,誰知道擁有和失去?
這個世界,我們沒有帶來什麼,我們也不會失去任何東西。
很多東西,失去了,原來不是你的;得到的,也是暫時的。
微笑看到鮮花是一種好心情,寧靜的花朵是一種良好的心態。
生活中無盡的歡樂和悲傷,也許是不同的心路,不同的經歷,將在花的瞬間,從心底的我心中的無數不同的感受。
在經歷了人生的滄桑之後,請看一看鮮花的盛開和凋零。
學會釋懷,學會原諒,學會不在意
人和人之間,可近,可遠,心和心之間,可冷,可暖,事和事之間,可繁,可簡。
有時候,不是事情本身複雜,而是我們想的太複雜。
有時候,不是感情本身難握,而是我們在意的太多。
我們都是單一的個體,不要苛求別人必須對你好,不要責備別人對自己太計較。
我們不能改變別人的決定,卻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
流言蜚語,別往心裡去,指點議論,不要放心上。
你要學會不在意,把不好的,當成耳邊風,聽聽就罷,何必較真。
懂你的人,不會讓你為難,不懂你的人,總會把你刁難。
與你無緣的人,你說的再多都是浪費,與你有緣的人,你閉嘴不言也是默契。
保持善良,嚴格律己,其他的不要在意,做好自己,就是最強的利器!
友情也好,愛情也罷,一份好的感情,不是緊緊追隨,而是互相吸引;不是糾纏不停,而是隨意相處。
要多一些空間,少一些束縛,要多一些學會釋懷,學會原諒,學會不在意(經典)解,少一些誤解,不遠不近,才是最好的距離,不濃不淡,才是最好的關係。
走過的路,腳記得清楚,愛過的人,心永遠不忘。
走不通的路,選擇繞行,得不到的情,選擇放手。
與其苦苦糾纏,不如各自安好,與其互相折磨,不如彼此放過。
有些痛,會隨著時間淡化,有些人,會隨著時間忘記,有些事,會隨著經歷過去。
不管大事小事,都會成為往事,不管好事壞事,都會成為故事。
一切都只是時間的問題,時間到了,自然也就翻篇了,淡忘了。
短暫的人生,你要學會去珍惜,複雜的人生,你要學會不在意。
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和後果,有些事,在意太多會疲憊, 學會釋懷、學會原諒、學會不在意用微笑去面對,才會有甜蜜的滋味!
有時候,不是事情本身複雜,而是我們想的太複雜。
有時候,不是感情本身難握,而是我們在意的太多。
我們都是單一的個體,不要苛求別人必須對你好,不要責備別人對自己太計較。
我們不能改變別人的決定,卻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
流言蜚語,別往心裡去,指點議論,不要放心上。
你要學會不在意,把不好的,當成耳邊風,聽聽就罷,何必較真。
懂你的人,不會讓你為難,不懂你的人,總會把你刁難。
與你無緣的人,你說的再多都是浪費,與你有緣的人,你閉嘴不言也是默契。
保持善良,嚴格律己,其他的不要在意,做好自己,就是最強的利器!
友情也好,愛情也罷,一份好的感情,不是緊緊追隨,而是互相吸引;不是糾纏不停,而是隨意相處。
要多一些空間,少一些束縛,要多一些學會釋懷,學會原諒,學會不在意(經典)解,少一些誤解,不遠不近,才是最好的距離,不濃不淡,才是最好的關係。
走過的路,腳記得清楚,愛過的人,心永遠不忘。
走不通的路,選擇繞行,得不到的情,選擇放手。
與其苦苦糾纏,不如各自安好,與其互相折磨,不如彼此放過。
有些痛,會隨著時間淡化,有些人,會隨著時間忘記,有些事,會隨著經歷過去。
不管大事小事,都會成為往事,不管好事壞事,都會成為故事。
一切都只是時間的問題,時間到了,自然也就翻篇了,淡忘了。
短暫的人生,你要學會去珍惜,複雜的人生,你要學會不在意。
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和後果,有些事,在意太多會疲憊, 學會釋懷、學會原諒、學會不在意用微笑去面對,才會有甜蜜的滋味!
30/12/2018
女人到底要不要生二胎,這是我見過最美的答案
有一天,我看到這麼一段話:“生二胎三胎既不是因為有時間,有錢,也不是因為一定生個男孩或女孩,只是因為在這個充滿競爭、人情冷漠、充滿功利的時代,父母最重要的不是給孩子留下多少金錢和房子,而是給他留下一個親人。”
你為什麼想要生小孩?
做個好媽媽
“我為什麼要千辛萬苦生孩子?”一位二胎媽媽的話驚醒無數家庭!
當我們還小時,問的問題是:爸爸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
後來慢慢地,我們明白了。但是若干年後,我們有了新的身份——女人的時候,有沒有問過自己:你為什麼想要生小孩?
先說一件事。
昨晚,我的一個朋友在臉書上說,她給兒子報了才藝班,學畫畫的,問要不要一起。
本來還挺興致勃勃的,畢竟給大寶培養一個興趣愛好也不錯,正想答應,朋友卻緊接著說:“我都已經想好了,現在給他報才藝班,以後補習班,在學校的功課一定得抓穩,以後有出息了,才能養我們夫妻啊。”
然後開玩笑問她:“那你覺得生娃的意義是什麼啊?”
她迫不及待吐出五個字:“養兒防老啊!”
養了4個兒子,卻si在出租屋,是我朋友劉小念的老家鄰居,周老太的故事。
周老太養了4個兒子。
她中風以後,生活不能自理,在北京上海的兒子,她跟不去;留在家鄉的兒子,忙於處理自己人到中年的一地雞毛,無力照顧她。
最後大家一起出錢,把她安置在出租屋裡,每月花7000塊錢為她請護工。
周老太覺得自己晚景淒涼,白養這麼多孩子,但她的子女,其實也沒誰是真正的白眼狼。
哪個成年人活得容易呢,還不是各有各的難處。
單純的善惡對抗,是童話最愛的題材;現實生活中,親人之間的彼此傷害,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個故事對我觸動很大。
作為一個二胎媽媽,我太明白生孩子、養孩子,要消耗多少精力、放棄多少東西。
所以我也經常自問,你為什麼要生?這個世界並不美好,你也沒徵求過他們的意見,茫然把他們帶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什麼?
如果有人告訴我“養兒防老”,我會跟他打一架。
“養兒防老”有多冰冷,多無知?它意味著每個人的出生,都是一個巨大的騙局。
你以為父母是因為相愛,所以有了你;你以為父母之愛是最單純的本能,但“養兒防老”一說出口,所有的溫情瞬間轟然倒塌。
原來我們未經同意被帶到這個世界,不過是跟馬戲團的猴子一樣,為了養大收割的。
養兒防老的危害還不止於此,它是臺灣父母普遍缺乏邊界意識的根源。
很多人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未來,對他們付出不計成本、不留後路。
當孩子長大,當初付出有多狠,如今索取和壓制就有多毒。
孩子是自由的星星,只是恰巧落在了我們的庭院。
《上海的金枝玉葉》裡,謝家四小姐黛西被下放郊區農場,丈夫入獄。
為了陪伴獨自在家的幼子,她不像別人那樣住在農場,而是晚上十二點到家陪孩子,次日清晨四五點鐘又啟程趕回農場。
這種難,超過我們現在絕大多數父母。
然而她90歲的時候,一個人住在上海的老房子裡。
作家陳丹燕採訪她,問她要不要孩子們給錢。她說:“我不要他們的錢。他們給我錢,或者回來看我,都是情份,不是他們理所當然應該這樣做的。”
黛西晚年與一個老護工住在一起,子女在美國。
她用鋁鍋做戚風蛋糕,去世的時候,子女不在身邊,但潔淨向陽的窗臺上,擺著她最喜歡的白色百合花。
看到這一段,終於明白這個女人為什麼一生經歷大風大浪,卻始終活得陽光向上。
因為她想得開,不放債,把苦與樂,都當作是自己的命運,是她自己的選擇。
不放債,是人活著的基本。生孩子,無論一胎還是二胎,自己願意、想生,才是真正的理由。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考慮清楚一個問題:如果養兒不防老,我們為什麼生孩子?
對我來說,首先是“我願意”。
作為好奇的白羊座,我想知道懷孕生孩子是怎麼回事,想知道被孩子花瓣式的小嘴吮吸是什麼感受。
其次,為了活得更有重量和質感。
如果沒有孩子,我一定不會像現在這麼努力。
孩子作為一種負擔,某種意義上也拓展了我們生命的邊界,讓我們更快成長為一個大人。
最後,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師。
孩子屬於未來,而我們屬於過去。我不求他們養老,只求他們願意帶我一起玩。
除了為什麼生,我還有三點建議,能讓你少後悔。
■ 有一定基礎再生、心有餘力再生。
孩子不值得你耗盡生命的全部光和熱,如果生一個孩子,就讓你的生活檔次降低兩個level,別生了,對孩子對你都不好。
■ 留錢養老,留健康養老,都比養兒防老靠譜。
不管有孩子沒孩子,都要買保險買房子,鍛煉身體培養愛好。
沒孩子的,趕緊賺錢;有孩子的,別把所有財力和精力都投到孩子身上,給自己留點不犯法。
■ 對於生命本質的孤獨有清醒的認識。
衰老本身就是一件悲慘的事,躺在床上動不了的時候,不是你一睜眼就能看到滿臉憔悴的孩子,就叫幸福。
而是回想這一生,你的每一個選擇,都是為了自己,直到最後,才把自己交給命運,才叫牛X。
王小波說:“似水流年是一個人所有的一切,只有這個東西,才真正歸你所有。”
似水流年就是我們當下的每一天。
為自己而活,就算以後si在出租屋,畢竟你在年輕的時候,經過了大風大浪,看過了人山人海。
悲哀的不是在出租屋,而是付出所有,還是si在出租屋。
別再用“老了怎麼辦”去綁架年輕人結婚生孩子,更不要說他們不結婚不生孩子,是不懂生活。
或許我們都要接受一個事實:即使平凡,也各有各的活法,平凡之中,也有無數選擇。
世界的美好在於它的豐富。有人奮不顧身投入到熱氣騰騰的生活,就有人冷眼旁觀說“人間不值得”。
道不同,彼此祝福,是最大的善意。
我又想起這段話:“生二胎三胎既不是因為有時間,有錢,也不是因為一定生個男孩或女孩,只是因為在這個充滿競爭、人情冷漠、充滿功利的時代,父母最重要的不是給孩子留下多少金錢和房子,而是給他留下一個親人。”
你為什麼想要生小孩?
做個好媽媽
“我為什麼要千辛萬苦生孩子?”一位二胎媽媽的話驚醒無數家庭!
當我們還小時,問的問題是:爸爸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
後來慢慢地,我們明白了。但是若干年後,我們有了新的身份——女人的時候,有沒有問過自己:你為什麼想要生小孩?
先說一件事。
昨晚,我的一個朋友在臉書上說,她給兒子報了才藝班,學畫畫的,問要不要一起。
本來還挺興致勃勃的,畢竟給大寶培養一個興趣愛好也不錯,正想答應,朋友卻緊接著說:“我都已經想好了,現在給他報才藝班,以後補習班,在學校的功課一定得抓穩,以後有出息了,才能養我們夫妻啊。”
然後開玩笑問她:“那你覺得生娃的意義是什麼啊?”
她迫不及待吐出五個字:“養兒防老啊!”
養了4個兒子,卻si在出租屋,是我朋友劉小念的老家鄰居,周老太的故事。
周老太養了4個兒子。
她中風以後,生活不能自理,在北京上海的兒子,她跟不去;留在家鄉的兒子,忙於處理自己人到中年的一地雞毛,無力照顧她。
最後大家一起出錢,把她安置在出租屋裡,每月花7000塊錢為她請護工。
周老太覺得自己晚景淒涼,白養這麼多孩子,但她的子女,其實也沒誰是真正的白眼狼。
哪個成年人活得容易呢,還不是各有各的難處。
單純的善惡對抗,是童話最愛的題材;現實生活中,親人之間的彼此傷害,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個故事對我觸動很大。
作為一個二胎媽媽,我太明白生孩子、養孩子,要消耗多少精力、放棄多少東西。
所以我也經常自問,你為什麼要生?這個世界並不美好,你也沒徵求過他們的意見,茫然把他們帶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什麼?
如果有人告訴我“養兒防老”,我會跟他打一架。
“養兒防老”有多冰冷,多無知?它意味著每個人的出生,都是一個巨大的騙局。
你以為父母是因為相愛,所以有了你;你以為父母之愛是最單純的本能,但“養兒防老”一說出口,所有的溫情瞬間轟然倒塌。
原來我們未經同意被帶到這個世界,不過是跟馬戲團的猴子一樣,為了養大收割的。
養兒防老的危害還不止於此,它是臺灣父母普遍缺乏邊界意識的根源。
很多人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未來,對他們付出不計成本、不留後路。
當孩子長大,當初付出有多狠,如今索取和壓制就有多毒。
孩子是自由的星星,只是恰巧落在了我們的庭院。
《上海的金枝玉葉》裡,謝家四小姐黛西被下放郊區農場,丈夫入獄。
為了陪伴獨自在家的幼子,她不像別人那樣住在農場,而是晚上十二點到家陪孩子,次日清晨四五點鐘又啟程趕回農場。
這種難,超過我們現在絕大多數父母。
然而她90歲的時候,一個人住在上海的老房子裡。
作家陳丹燕採訪她,問她要不要孩子們給錢。她說:“我不要他們的錢。他們給我錢,或者回來看我,都是情份,不是他們理所當然應該這樣做的。”
黛西晚年與一個老護工住在一起,子女在美國。
她用鋁鍋做戚風蛋糕,去世的時候,子女不在身邊,但潔淨向陽的窗臺上,擺著她最喜歡的白色百合花。
看到這一段,終於明白這個女人為什麼一生經歷大風大浪,卻始終活得陽光向上。
因為她想得開,不放債,把苦與樂,都當作是自己的命運,是她自己的選擇。
不放債,是人活著的基本。生孩子,無論一胎還是二胎,自己願意、想生,才是真正的理由。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考慮清楚一個問題:如果養兒不防老,我們為什麼生孩子?
對我來說,首先是“我願意”。
作為好奇的白羊座,我想知道懷孕生孩子是怎麼回事,想知道被孩子花瓣式的小嘴吮吸是什麼感受。
其次,為了活得更有重量和質感。
如果沒有孩子,我一定不會像現在這麼努力。
孩子作為一種負擔,某種意義上也拓展了我們生命的邊界,讓我們更快成長為一個大人。
最後,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師。
孩子屬於未來,而我們屬於過去。我不求他們養老,只求他們願意帶我一起玩。
除了為什麼生,我還有三點建議,能讓你少後悔。
■ 有一定基礎再生、心有餘力再生。
孩子不值得你耗盡生命的全部光和熱,如果生一個孩子,就讓你的生活檔次降低兩個level,別生了,對孩子對你都不好。
■ 留錢養老,留健康養老,都比養兒防老靠譜。
不管有孩子沒孩子,都要買保險買房子,鍛煉身體培養愛好。
沒孩子的,趕緊賺錢;有孩子的,別把所有財力和精力都投到孩子身上,給自己留點不犯法。
■ 對於生命本質的孤獨有清醒的認識。
衰老本身就是一件悲慘的事,躺在床上動不了的時候,不是你一睜眼就能看到滿臉憔悴的孩子,就叫幸福。
而是回想這一生,你的每一個選擇,都是為了自己,直到最後,才把自己交給命運,才叫牛X。
王小波說:“似水流年是一個人所有的一切,只有這個東西,才真正歸你所有。”
似水流年就是我們當下的每一天。
為自己而活,就算以後si在出租屋,畢竟你在年輕的時候,經過了大風大浪,看過了人山人海。
悲哀的不是在出租屋,而是付出所有,還是si在出租屋。
別再用“老了怎麼辦”去綁架年輕人結婚生孩子,更不要說他們不結婚不生孩子,是不懂生活。
或許我們都要接受一個事實:即使平凡,也各有各的活法,平凡之中,也有無數選擇。
世界的美好在於它的豐富。有人奮不顧身投入到熱氣騰騰的生活,就有人冷眼旁觀說“人間不值得”。
道不同,彼此祝福,是最大的善意。
我又想起這段話:“生二胎三胎既不是因為有時間,有錢,也不是因為一定生個男孩或女孩,只是因為在這個充滿競爭、人情冷漠、充滿功利的時代,父母最重要的不是給孩子留下多少金錢和房子,而是給他留下一個親人。”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