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2017

十個效應、法則、定律和理論

蝴蝶效應、青蛙現象、鱷魚法則、鯰魚效應、羊群效應、刺蝟法則、手錶定律、破窗理論、二八定律、木桶理論!
1、蝴蝶效應: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蝴蝶效應是說,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有些小事可以糊塗,有些小事如經系統放大,則對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來說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塗。
2、青蛙現象:
把一隻青蛙直接放進熱水鍋裡,由於它對不良環境的反應十分敏感,就會迅速跳出鍋外。如果把一個青蛙放進冷水鍋裡,慢慢地加溫,青蛙並不會立即跳出鍋外,水溫逐漸提高的最終結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為等水溫高到青蛙無法忍受時,它已經來不及、或者說是沒有能力跳出鍋外了。
青蛙現象告訴我們,一些突變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而易致人於死地的卻是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情況下,對實際情況的逐漸惡化,沒有清醒的察覺。
3、鱷魚法則:
其原意是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紮,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
譬如在股市中,鱷魚法則就是:當你發現自己的交易背離了市場的方向,必須立即止損,不得有任何延誤,不得存有任何僥倖。
4、鯰魚效應:
以前,沙丁魚在運輸過程中成活率很低。後有人發現,若在沙丁魚中放一條鯰魚,情況卻有所改觀,成活率會大大提高。這是何故呢?
原來鯰魚在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後,就會“性情急躁”,四處亂遊,這對於大量好靜的沙丁魚來說,無疑起到了攪拌作用;而沙丁魚發現多了這樣一個“異已分子”,自然也很緊張,加速遊動。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
5、羊群效應:
頭羊往哪裡走,後面的羊就跟著往哪裡走。
羊群效應最早是股票投資中的一個術語,主要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現象,“有樣學樣”,盲目效仿別人,從而導致他們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的股票。
6、刺蝟法則:
兩隻困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於被紮。
刺蝟法則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7、手錶定律:
手錶定律是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而當他同時擁有兩隻時卻無法確定。兩隻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使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手錶定律在企業管理方面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者個人無所適從。
8、破窗理論:
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他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乾淨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地拋,絲毫不覺羞愧。
9、二八定律(巴萊多定律):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的經濟學家巴萊多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
數,卻是次要的。( 未來傳媒 微信號:weixinmn002 )社會約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裡,而80%的人只擁有20%的社會財富。這種統計的不平衡性在社會、經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這就是二八法則。
二八法則告訴我們,不要平均地分析、處理和看待問題,企業經營和管理中要抓住關鍵的少數;要找出那些能給企業帶來80%利潤、總量卻僅占20%的關鍵客戶,加強服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業領導人要對工作認真分類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決主要問題、抓主要項目上。
10、木桶理論:
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麼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決於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一塊木板。

28/4/2017

談人生: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1) 我們從一個自然現象談起,那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邏輯反推一下,就是“種瓜得不了豆”或者“種豆得不了瓜”,這是農作物生長的普遍規律

    這個規律對農作物有效之外,對人是否同樣有效呢?
  
    雖然這是一個有些匪夷所思的問題,但答案卻是相當令人深思的,我們也許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看出端倪:
  
    1、看看自己是不是經常都會處在一個非常友善的環境中?如果是的話,那是因為你以前不管在任何時候,對周圍的一切人都十分的友善,也就是說,你曾經種下了大量的“友善”的種子,所以,當你有需要時,就會感受到“友善”的果實;反之,如果你經常都會遇到一些傲慢或猜疑心很重的人,那就要看看自己,是不是以前經常對別人傲慢或猜疑,種下了的“傲慢”或“猜疑”的種子?

    2、如果當你有困難的時候,總會有人幫你,那也許是因為你以前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幫助了別人,種下了“幫助”的種子。反之,如果你身邊總是缺少“貴人”相助,那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經常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出手相助?
  
    3、自己手頭緊時,想借些錢,或者自己的企業想貸些款,如果很順利就能實現,那是因為以前別人找自己借錢時,自己相當的慷慨,反之,就是自己太吝啬。所以,如果自己借不到錢,要好好的看看過去,自己可曾經常借錢給別人。
  
    4、先看看自己,什麼東西擁有得最多,比如關愛、某方面的知識,等等,也許你會發現,那正是你曾經付出得最多的,再看看自己,什麼東西擁有得最少,通常那是你最想得到,但又付出得最少的。  

    ……
  
    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很多,那不是普通意義的禮尚往來,而是種子成熟的結果,如果以上的這些事例在你的身上都沒有發生過,我們還可以通過下面的一些事例,來主動地驗證這個所謂的“種子生長規律”:
  
    1、如果你在晚上開車時遇到對面有來車,那麼無論對方是否開大燈,你都不要開大燈,不久後(一般不超過三個月),你會發現開大燈射你的人越來越少;如果有人想從你的前面加塞,你總是樂意讓別人,那麼不久後,你有急事想超過前面時,也會有車讓你;
  
    2、自己坐電梯時,如果經常按住電梯等後面的人,不久後(一般不超過三個月),你就會發現,經常會有人按著電梯等你;
  
    3、經常地幫你的同事打飯、沒有任何目的地請他們小吃一頓、盡可能滿足同事、朋友的合理要求和願望……等等,要不了多久(一般不超過三個月),這些有可能都會回到你身上來的;
  
    4、對一切人都非常尊重,尤其是社會地位較低的那些人,比如:保安、清潔工、送餐的、收送快遞的……,不久後(一般不超過三個月),你就能明顯的感受到,你在很多場合會比以前得到更多的尊重;
  
    5、如果你上有老下有小,再如果,從現在開始,你願意對你的父母極其孝順和尊重,不出三個月,你就會看到你的孩子,對你態度會有非常明顯的轉變;
  
    ……
  
    當然,如果你把上述的一切,全部反過來做,同樣的結果也都會回到你身上來!而且回來的時間,通常也不會超過三個月。
  
    類似的例子還會有很多很多,它們都是種子成熟的結果
  
    需要說明一點:這個“種子生長規律”,並不是一一對應的
  
    比如說,你幫助過的人,可能永遠也幫不上你,而幫助過你的人,可能你也永遠幫不上他
  
    你對他人做出的正面或者負面的行為,總是會從你意料不到的地方返回到自己身上,而且,通常是加倍的回來!
  
    2) 假設你已經經過了實踐,或者,至少對這個所謂的“種子生長規律”不反感,那麼我們就開始以問答的形式,對這個規律進行較為深入的探討。
  
    一、既然是種子,那麼它是種在哪裡的?
  
    答:種子當然是種在土裡或者田裡,對人而言,種子就是種在自己的心中。比如,你幫助了某個人,那種子不是種在那個被幫助者的身上,而是種在了你的心中。所以,當這個種子成熟的時候,幫助自己的,常常不一定是自己曾經幫助過的那個人,而往往是另一個出乎預料的人。
  
    二、農作物的種子,是種在土裡,然後有陽光、雨露,經過一段時間,就會得到果實,那麼在這個所謂的“種子生長規律”裡,陽光、雨露又是什麼?
  
    答:陽光、雨露是種子變成果實的必要條件,在“種子生長規律”裡,同樣也需要類似的必要條件,比如,你曾經種下了大量的幫助別人的種子,當你遇到困難時,就會有人伸出援手,在這裡,你所遇到的困難跟向你伸出援手的那個人,就是這個必要條件,換句話說,你曾經種下的種子,需要通過某件事或某個人,來變成果實,而那件事或那個人,就是種子生長的陽光、雨露,換言之就是種子生長的必要條件。
  
    三、種下了好的種子,就能得到好的結果,是不是種下壞的種子,就肯定會得到壞的結果?
  
    答:土地是不會去分別什麼是好種子,什麼是壞種子的,種下了櫻粟,肯定不會收獲玉米吧?同樣,在“種子生長規律”裡,也不會去分別好壞善惡的,因為這並沒有統一的標准,基本原理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四、農作物的種子生長成果實,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這裡的“種子生長規律”,需要的時間是多少?還有,當種下一粒麥子,能收獲一大串麥穗,那種下一個幫人的種子,能收獲多大的幫助?
  
    答: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下面列出幾條基本的:
  
    1、取決於你當時種下種子的對象:供種子生長的土壤,越肥沃,出來的果實就越大。種種子也是一樣的,以種下財富種子為例,什麼樣的田最肥沃?有三塊田是最肥沃的。A、恩田:最值得我們感恩的人,比如:父母;B、敬田:最值得我們恭敬的人,比如:傳播智慧的老師;C、悲田:那些遇到窮困,急難、危難,最值得我們同情,需要幫助的人
  
    2、取決於你當時種下種子的行動力:簡單來說,就是心動不如行動。如果想要種下正面的種子,現在,“現在”就是最佳的時候!
  
    3、取決於你當時種下種子的動機,比如你幫助某個人時,如果懷著極其強烈的同情和悲憫之心,這個種子就相當的強大,被人幫助的果實就會以很快的速度加倍的回來;同樣,當你傷害某個人時,如果是懷著極其強烈的憎恨之心,甚至是帶著希望那個人從地球上消失的心,那麼,自己被人傷害的果實,同樣也會以很快的速度加倍的回來;
  
    4、取決於你當時種下種子的次數,這點比較容易理解,如果你不停地幫助別人,那你通常都會不停地感受到別人的幫助,反之,如果你不停地通過各種方式來傷害任何人,那麼,你也會不停地感受到某種傷害;
  
    5、取決於事後,你對這件事的自我評估。比如你救人一命,當時你對自己的行為十分欣慰,每當再次想起時,同樣還是十分的欣慰,而且遇到類似的情況,你還非常願意再次出手相助,這時你種下的種子,就會被你不停的放大和加強,當你落難時,就會有更快更強大的力量來幫助你;反之,亦然!
  
    3)識的力量
  
    我們的任何行為,都在種下不同的種子,而這些種子,經過一定的時間成熟之後,就會令我們感受到相應的果實
  
    不同的思維,也是就是不同的意識,是否所能產生某種形式的能量?或者說,意識是否也能種下種子?
  
    我以前開車的時候,特別討厭出租車,因為他們會經常的突然剎車、變道、加塞、超車,等等,所以就經常的詛咒他們,巴不得他們倒霉,巴不得他們撞車,而一旦真的見到他們撞車時,就非常的興高采烈,還幸災樂禍的狂按喇叭,甚至還想伸出頭去大叫:你們也有今天!
  
    也就在那段時間,我的車經常莫明其妙地被撞,而且還被撞得挺離譜,後備箱的鎖都已經換了三把!我也是在那段時間,開始逐漸地意識到,拼命咒別人,可能最先倒霉的是自己!
  
    於是,再看到那些出租車在行駛中做出不常規的動作時,就盡量的強迫自己對他們心生同情,人家起早貪黑的那麼辛苦也不容易,交的租又高,還要被層層剝削,根本就掙不了幾個錢,上有老下有小,要養家糊口……在真的見他們出了麻煩,就盡量真心地想,他不但好幾天掙不了錢,每天的租金,要繼續交不說,還得賠別人的錢;並盡量真心地希望他們遵守交通規則,安全駕駛…….也就是從那時起到現在,我再也沒被人撞過,也沒有撞別人,甚至連細微的擦碰,都沒有了。
  
    這讓我開始意識到,希望別人落難、倒霉,可能最先倒霉的是自己,而真誠地希望別人平安,可能,最先得到平安的,是自己!

27/4/2017

緣,只是一個相遇;份,才是一生相守

人生,難稱心,生活,難如意,活著就會有煩惱。動情就會傷人;動愛就會傷心。可是,我們都做不到不動情、不動愛。就這樣,有些情,在腦海中想著,念著,陶醉著;有些情,在回憶中憂著,喜著,徘徊著;有些情,在紅塵中愛著,恨著,糾結著;有些情,在俗世中傷著,痛著,牽掛著。
我們皆是紅塵眾生,皆為愛生,皆為情困,淚笑摻雜,悲喜交織,沒有誰能做到不愛,不恨,不動情。思念,本就如一份淒美的畫卷。未央花下,一懷綿香的翹首,仍是為了等待的永遠。記憶,或近或遠,思念,或濃或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空城未央。
生命中的人流,總是穿梭不息,總是來來去去,不管是擦肩的客,還是牽手的情,都能溫暖我們的生。相識,便是緣分,相交,便是情分,不問長久,不求永恆,湧動的人流中,誰是誰的永遠?穿梭的人群裡,誰又是誰的唯一?莫猜,莫問!生命,是一趟旅途,每個人都在途中。
路過的,都是景;擦肩的,都是客;遇到的,都是緣;回憶的,都是念。時光如淡煙,我們抓不住,美好一瞬間,不能長久擁有。學會從過去中轉身,前門的幸福才會招待你。人與人之間,不過,就是一個緣字;情與情之中,不外,就是一個心字, 緣,只是一個相遇;份,才是一生相守。
那些,擦肩的緣,路過的份,那些付出的真情遇到的真誠,那些曾經的感動,真情的動容,都是記憶深處一朵清淺的花,即使瞬間綻放,也會暖流滿心。情與情之中就是一顆心,心與心之間就是一份誠,多少牽掛默默無聲,多少感動淚盈眸中,多少感傷互訴心聲,多少陪伴風雨無阻。思念是愛柔軟的諾言,牽掛是愛無悔的期盼。

23/4/2017

所有的遇見,都是為了還清前世所欠的情債

人生短短數載,
一輩子能遇見的人能有多少?
別在意有些人
在你的生命中有來有走,
擦肩而過的人
前世和你兩不相欠,
陪在身邊的人
其實為了還債而來。
前世,你的記憶被抹去,
來世,你就是一個全新的自己,
每一個人都喝了忘情水,
把上一世忘得一乾二淨,
只有人和人之間的緣分,
在冥冥注定中,被牽引,
轉移到今生,再繼續。
若信
請重視你身邊的每一次相遇,
若愛
請珍惜你身邊的每一份感情,
今生所有的相遇
都是為了還債,
和朋友之間,把友情償還;
和戀人之間,把愛情補全。
這些情債,來自上輩子積贊。
這世間所有的相遇
都是有原因的,
每一次遇見,都是一個心願,
也許,前世有未了的情緣,
所以,此生才能得以見面,
所有的遇見,皆是因為相欠。
前世不欠,今生不見,
今生相見,為了還債,
請珍惜每一次遇見,那是上輩子的緣,
請珍惜身邊的人兒,那是你欠下的債。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空

從空曠中走來
向空曠中走去
沒有任何東西是你生時帶來的
也沒有任何東西是你臨終時可以帶走的
最後的結果就是四大皆空
無常的人生這麼短
快樂是這麼的難得
我們何苦把自己捆綁在世俗的小事之中呢!(真正能從世俗小事中走出的又有幾人?)
這個世上,誰都不欠誰
有人幫你是幸運
要學會心懷歡喜與感恩
無人幫你是命運
要學會坦然面對與承擔
沒有人該為你做什麼
因為生命本是自己的
你得為自己負責任
人生的必修課是接受無常
人生的選修課是放下執著
當生命陷落的時候請記得
你必須跌到你從未經歷過的谷底
才能站上你從未到達過的高峰

21/4/2017

真正的聰明人,往往很少交朋友

聰明人,往往很少交朋友,他們和多數人保持友好,卻只和少數同等級的聰明人深交,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網上流傳著一句很適合拿來當QQ簽名的話:「聰明人未必不合群,但必定愛獨處。」

這話除了稍微「非主流」了一點,其實也不無道理,其實如果我們去觀察身邊的聰明人,你會發現他們都是這樣:

你可以很容易地和他們結識,互相也都談得來,他們尊重你的信仰觀點,你也理解他們的處境,但是當你們吃吃喝喝之後,想要深一步了解時,會發現他會有意無意地和你保持著微妙的距離,讓你們之間雖然熟悉,但是始終隔著一層紗。

聰明人,往往很少交朋友,他們和多數人保持友好,卻只和少數同等級的聰明人深交。

01. 和聰明人做朋友,層次不對等的人難以交流
著名美劇《生活大爆炸》可以說是非常誇張地展現了「層次對等」這一概念,該劇描述了一大群高智商死宅,他們是物理學、宇宙學等等領域的拔尖人才,所以當其他平凡人角色加入時,他們之間不一樣的思想的碰撞,製造了無數笑料。

天才死宅嘲諷著凡人啥都不懂,凡人嫌棄著天才們各種怪癖,沒有生活常識。

放到現實生活中,其實往往是想要去結識高手的「你」會更加惶恐:當你想要和一群高手天才做朋友時,你是不是會準備很久,會去想自己談論的話題會不會太LOW了,人家都看不上?

這種情況說難聽點,就是你們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

這種層次,其實不僅僅是智商,也是閱歷,交際能力等等綜合實力的一種集合。

咱們這樣的凡人思考問題往往都是A推理出B,B推導到C,然而聰明人們可不是這樣,他們可能A過了就是E,然後就到H了,更甚者靈光一閃,大喊一聲「尤里卡!」直接A到Z。

所以如果說聰明人要和很多人交朋友,他們就不得不降低到ABCD這個檔次去,甚至還要去解釋自己為什麼會省略那些步驟。

這種情況用魯迅先生的話說,就是「無異於謀財害命」。

02. 時間有限,應該把時間交給更重要的事
在幾乎所有的藝術作品,尤其是影視作品中,天才們的形象往往帶有孤僻、討厭社交這樣的特徵。

他們要不就是自身有社交缺陷,害怕社交;要麼就是社交技巧MAX的高手,懂得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影視作品中,前一種情況更多,而現實生活中,後一種更多。

因為社交本身就是極其耗費精力的事情,就拿咱們普通人來說,過節要走人戶串門,平日裡要打點和同事的關係,隔三差五要和老同學老朋友聚一下,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地和不那麼熟悉,但是又必須要應酬的人一起假裝熱情。

這些時間,對於聰明人來說,簡直就是在浪費。所以他們往往會直接跳過這些選項,而是專注地去做自己認為真正重要的,有價值的事。

他們這樣,可能會被他人側目,覺得「孤僻、自負、不近人情」,然而往往就是這些人,才能做出傑出的成就。近年來最熟悉的這類例子,就是「蘋果之父」:喬布斯。

03. 別說功利,人脈確實分質量和價值
上述說了那麼多,並不是說聰明人們都是自私的,不重感情的人,而是說他們更看重自己的追求,在社交的選擇上,會比我們更加謹慎,且有價值。

英國心理學期刊曾經發布了一項關於人類學的研究。

他們發現,與摯友的互動越多,一個人就覺得自己越快樂。而廣義上的社交越頻繁,人們的生活滿意度反而越低。

換句話說就是,咱們普通人現在口頭中的「多去參加集體活動」、「多去認識些人」,其實是在讓我們過的越來越不開心的。

反觀聰明人,他們往往只看重重要的人,進行社交活動,而重要的人,就是「親人」和「摯友」,這兩類人,也已經是滿足了一個人感性上和理性上的幾乎所有訴求了。

你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QQ,微信上數百個、甚至上千個好友,你要花大把的時間去刷朋友圈點贊或者評論,生怕錯過了什麼東西導致自己可能在今後的什麼時候,缺少一筆談資。

然而這些疲於奔命式地把時間灌注在這樣的「淺層朋友」身上,真的很值得嗎?你的時間和精力就這麼廉價嗎?

所以與其愚蠢地追求「朋友多」,倒不如學學聰明人的做法,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專注於事。

那麼在想要嘗試的領域,去結識了解一些「摯友」,去結識一些真的高層次的,能夠幫助到自己的人。

不需要多,但要走心。請把你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人身上。

這個世界只是一個夢!

你一輩子執著的子女
只是你的一個緣
你一輩子放不下的家庭
只是你生命裡的一個驛站
你所追逐的感情和名利
只是一個自我意識的幻影
夢醒時分 空空如也
滿世界都是你的
整個世界又都是空的
你會相信嗎

人生很無常
家庭是因緣暫聚
當你一生默默無聞
幾十年如一日
無怨無悔地為整個家庭付出的時候
為了兒女操碎心的時候
為了不孝子氣得神經衰弱、日夜失眠的時候
我很想告訴你
這個世界是假的 不必太執著
你會相信嗎

你的認識範圍達不到
使你相信和解脫煩惱的程度
我不說了 也不勸你了
在岸邊看著你在苦海裡掙扎和沉浮
也許
在你心裡認為我很無情
其實你所有的痛苦
我都有感受
只是無能為力
只有選擇默然觀看的態度

大多數人都沒有福報
也沒有智慧領悟到空性
就在這個不真實的世界裡演繹她們的一生
喜怒哀樂 生離死別 愛恨情仇
我何必去多言呢
她有她的執著
她有她的認識
她有她的夢想和追求
她有她的世界和幸福的概念
沒有幾人能當下承擔和相信
寧願選擇繼續在夢裡迷茫

如果有一天你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此時回頭再看這一生
感悟是什麼
或許
這次你真的相信了
人生就像一場電影
有跌宕起伏 有風平浪靜
有陽光燦爛 有暴風驟雨
我們的心也生起了愛恨喜怒
隨境而生 隨境而滅
最後傻傻地發現
我們當了一輩子的演員
隨劇情而表演
從來沒有做過真正的我。

如果
這一刻你終於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我
那麼你還會那麼執著
一定要自己的孩子考得最好 學得最好
一定要自己幹得最好 業績要最棒
一定要自己住得比人高檔
穿得比人漂亮 吃得比人豐富
別人傷了你 一定要以牙還牙
終於明白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執著它們一生
它們就這麼折磨你一生
你一生的追求不外如是
什麼也帶不走
卻累了苦了自己一輩子
甚至你最愛的人
你也不能帶走他們

今天愛你疼你恨你傷你怨你折磨你的人和境
該來的讓它們來
該去的就讓它們去
不去執著 不去牽掛
心靜下來
你才知道你還是你
你沒有被它們牽著走
這樣你才做回了一個真正的你
這樣的人生會無憾
這樣的人生才無悔

死亡對你來說也是一種境界
隨緣而去 放心而去
可是
你真的能明白嗎
明白了能放下嗎
或者等你明白的時候是否已經太遲了呢

「應如是生清淨心,
不應住色生心,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我唯有默默地祈禱
唯有隨緣